前景广阔

  临高造船销往国内外

  和明路造船厂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在临高县金牌经济开发区的海岸边,海南凯鸿船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鸿船舶)占地200亩的造船基地上热闹非凡。溅出的火花不时从船身溅出,工人们忙着焊接、组装。有的工人则在已经造好的船体上加工、打磨,一些快完工的渔船已经安上了船号等候喷漆。

  “我们造船厂有油漆、轮机、安装等8个工种,我只是其中的一环。别看这一环很普通,但做好却非常不容易。”今年39岁的电焊工人占国斌已经做了20年的船舶电焊工作,修造的大船小船不计其数。2014年,从浙江来的凯鸿船舶收购当时无法继续经营的威隆船厂,占国斌跟随公司从浙江来到临高。占国斌焊接的质量高、速度快,是船厂里公认的能人巧匠。

  回忆起刚来临高时的感受,占国斌脱口而出:“太热!”焊接工作有时候在船舱里进行,上午的阳光照射,再加之船舱内密不透气,船舱里的温度时常高达80℃。这已是常人远不能接受的温度!

  为了躲避烈日,工人们全部改变作息,油漆工等在外暴晒的工种日落而作、日出而息,焊工、安装工等工种,则时常迎着初升的太阳工作,烈日当头时收工。

  克服了自然环境的困难,凯鸿船舶利用现代化造船技术造出的钢制渔船十分受渔民的欢迎。“现在渔民更换的新型钢制渔船基本长度在30米到40米,主要以拖网船、刺网船、收货船为主,重约100吨,有专门的厨房、卧室、卫生间等设施。而木质渔船空间有限、重量和长度都无法与钢制渔船相比,更换新型的钢制渔船出海打渔碰见大风大浪安全系数提高很多,也更受渔民欢迎。”凯鸿船舶副总经理郑生斌介绍,当前,基地生产的钢制渔船不仅占有了本省多个市县、浙江、福建等国内市场,还远销至非洲莫桑比克。

  纵观整座造船基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批量生产的60多艘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钢制渔船整齐罗列。“过去造木船,而今造钢制渔船,临高造船市场前景广阔,一直吸引着外界的关注和订单,这是临高造船业发展最生动的体现。”临高县工业局局长张余森说。(文\海南日报记者 刘梦晓 图\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