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一个开放的海岛,无论是早些年还是当下,不少人选择来到海南打拼。不仅如此,解放前,‘下南洋’的热潮让一批批海南人背井离乡出外谋生。由此,中秋节对于来海南的人和离开海南的人都是一种盼望着团圆的精神向往。”杨卫平说。

  杨卫平曾撰文专门分析过海南人对于“乡愁”的表达。他认为,同是圆形的明月与村中的老井,是海南人乡愁的具象符号。好似“大地的眼睛”,井让人想到了饮水思源,想到了背井离乡。海南的乡村中都有一口井,故乡的井中总是倒映着一轮满月;井庭建设得也很好,是村里供大家交流的场所。很多乡村的井也成为乡村景观,成为人们保留乡愁的地方。

  随着城市的发展,街巷中的老井,有的井位于巷子中央,有的位于巷子头尾,井庭边上几乎都有一两张石凳或井围,便于街坊茶余饭后聚聊东家长西家短,街坊因了井庭,市井的生活也就热闹了起来。

  “海南人把地上圆圆的井与天上圆圆的月亮联系了起来,成为这个海岛上人们追寄思乡的情怀。”杨卫平说。

  (海南日报海口9月23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