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在自然教育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到湿地旁学习。 本文配图由受访者提供学生们在自然教育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到湿地旁学习。 本文配图由受访者提供
自然教育志愿者老师给学生们讲解湿地知识。自然教育志愿者老师给学生们讲解湿地知识。

  穿上防水服,手拿耙子,将水葫芦清除到岸上……1月20日上午,由20名中国志愿者、100名韩国志愿者组成的“Happy Move”全球青年志愿者团走进海口府城那央村湿地,清除湿地中的水葫芦,并与海口市琼山区第十二小学的学生们一同绘制壁画。

  因紧邻那央村湿地,海口市琼山区第十二小学被选定为该市首批湿地创建学校。“学生们已是第二年与全球青年志愿者到湿地清理水葫芦了。”琼山区第十二小学校长李书锋说。

  为加快推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海口去年启动“湿地学校”创建工作。去年12月8日,海口市长流中学、海口市英才小学、海口市五源河学校、海口市琼山区第十二小学、海口市第七中学和海口市秀英区长德学校6所学校被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正式授予“湿地学校”称号。海口湿地学校创建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创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海南日报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1

  湿地学校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海口首批湿地学校都毗邻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它们更具备开展湿地教育的基础。”海口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举例说,海口市长流中学毗邻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辖区内有五源河以及那甲河两条河流。海口市英才小学、海口市第七中学则都位于美舍河流域。

  在教学过程中,海口湿地学校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开展湿地摄影比赛、绘画比赛、诗歌朗诵、实地考察、制作动植物标本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湿地学校根据所在区域湿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

  从2016年开始,琼山区第十二小学把每周三下午的班会课改为湿地知识教育课,邀请海南松鼠学堂自然教育工作室的专家在校内为学生开展湿地保护进课堂讲座。此外,该校还开设了“湿地小小导览员”兴趣小组课程,让学生带领家长和外来游客深入湿地学习。

  琼山区第十二小学五年级学生饶建敏是该校“湿地小小导览员”。经过两年的学习,现在她已经能认出马樱丹、白花鬼针草,也能准确分辨出鴜鹭、白鹭。遇到外校参观的客人和游客,她能落落大方地向他们介绍那央湿地及附近建筑:“这座桥叫牛马桥,是用羊山地区的火山石垒起来的;这种白色花瓣、黄色花蕊的美丽花朵叫做水菜花,是国家二级保护濒危野生植物,仅在海南的琼北火山熔岩地区分布……”

  “湿地教育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是全方位的。他们不仅学到了湿地保护知识,有更多机会亲近自然,也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和胆识,开拓了个人眼界。此外,学生们了解到家乡分布着众多珍贵的动植物资源,会发自内心地为家乡感到自豪。” 李书锋深有感触地说。

  海口五源河学校和海口市第七中学“把湿地搬进了学校”,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湿地的魅力。五源河学校在校内建起湿地景观,包含湿地水循环、生态池等。海口市第七中学打造了湿地生态园,制作了微缩的湿地景观,在湿地教学中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海南红树林环境与保护》《海南湿地环境与保护》《美舍河的治理情况调查》……2018年,该校学生有6篇和湿地保护相关的论文在海口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奖。

  2

  湿地学校打造各式湿地教材

  湿地教材是进行湿地教育的基础。日前,由海口市林业局和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等单位主持编写的《阿水的湿地旅行日志》(低年级版)、《家在红树林》(低年级版)、《红树林边的小渔村》(青少年版)已正式出版。这些校本教材通过有趣的文字、精美卡通的插图,让人读起来趣味盎然。

  “这些教材改变了过去通过展板、讲座传授湿地知识的方式,对海南的红树林和羊山湿地进行了系统介绍,对学生的影响将更深入、更持久。”教材编写者之一、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理事长兼总干事刘毅表示,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本着“给其所需”的理念,根据小学低年级的受众特点,以童话故事、绘本配图、互动游戏等形式编写校本课程,让青少年认识身边的湿地生态系统。

  刘毅认为,湿地教学属于校本课程范畴,校本课程的初衷就是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结合学校周边的特色资源或文化开发的课程体系,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湿地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已经出版的教材给海口众多学校提供了选择和参考。其他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周边湿地资源情况编写教材。”

  “我们会根据学校特色,讲解学校毗邻湿地中的动植物,这样更能引起学生共鸣。”海南松鼠学堂自然教育工作室创始人高高举例说,松鼠学堂为琼山区第十二小学编制的《海口羊山湿地那央生态导赏手册》已经完成,目前正在积累并整理那央湿地科普校本教材,“在这本教材中,我们会重点介绍水菜花、水蕨等羊山湿地特有的动植物。”

  长流中学自主编印了《长流人文地理》,这是一本使用了14年的校本教材。该校在原本校本教材的基础上,成立湿地校本教材编撰小组,充实和完善了更多内容。修订后的教材涵盖《神秘的五源河》《五源河森林公园》等内容,让学生在接受湿地、海洋知识教育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乡土情怀。

  3

  将湿地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

  由于创建工作还不到一年,海口的湿地学校还缺乏专业的教学队伍。从社会上邀请环保志愿者,自然教育工作室、NGO(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湿地教学成为学校的主要做法。

  刘毅认为,对于位置偏僻、师资力量不足的“麻雀学校”来说,可以通过培养当地志愿者的方式开展湿地教学。位于或邻近市区、师资力量较好的学校,则应该培养一批“种子教师”,以实现湿地教学的可持续性。

  琼山区第十二小学四年级班主任陈晓娜对此也有同感:“我们学校的湿地教学主要由海南松鼠学堂自然教育工作室以及海南大学志愿者开展。他们对学校老师也进行了培训。两年来,老师们的湿地知识也有了提升。现在,如果志愿者们无法前来授课,我们学校的老师也可以代替。”

  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学校开设湿地课程,应当由地理、生物、自然等课程的教师授课。但是,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到杭州学校调研时发现,他们的湿地教育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语文老师会布置和湿地相关的作文题目,音乐课上会排练和湿地有关的话剧,英语课上讨论的也是湿地保护的话题,就连数学、物理课上的计算题也和湿地有关。”

  目前,这种新颖的教学理念已经开始在海口落地。海口五源河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正在实施 “湿地+”工作,组织语文、美术等各科优秀教师开设湿地课程工作坊,开展各个学科与湿地相结合的课程研发,深度挖掘湿地文化并将之融入师生的教与学中。

  今年,海口将在全市符合条件的学校推广湿地学校的教学经验,持续扩大湿地学校创建成果。对此,高高建议,在接下来的创建工作中,可以不拘泥于湿地周边的学校。要逐渐扩大创建学校范围,将创建工作延伸至中学、高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需要从小培养他们保护湿地的意识。高中生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可以鼓励他们在了解、掌握湿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湿地调查、研究。”(记者 计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