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王可居。 林士杰 摄
中新网海南琼海7月20日电 (黄艺)“每天天刚蒙蒙亮,上游的船只陆续来到西江码头,船夫招呼乘客,客人叫喊挑夫,溪仔街便开始喧闹起来了。挑货沉重的脚步和喘气哼气声,女人行走木屐的滴答声,拉锯锯木的吱吱声此起彼伏,一直至中午一二点钟才稍静一点,但黄昏以后西江码头又欢闹起来了……”
海南省琼海市80岁老人王可居,在自拟手稿《溪仔往事》中,如是描述有数百年历史的琼海古街溪仔街。
曾经,溪仔街因连接舟楫往来的万泉河,是繁华热闹的地方。随着万泉河交通地位的下降,溪仔街变得沉寂,只剩下蜿蜒的青石板路和街边沧桑的老屋诉说着昔日的繁华。
共享书房内景。 林士杰 摄
古街的入口处,有一栋荒废多年的老房子,是王可居的祖屋。2017年,老人将房子低价租给一个文创团队,变身为琼海远近闻名的共享书房——“木舍耕读”。书房取晴耕雨读之意,清新雅致,木色的书架上摆满各色图书。
书房的后院保留老屋沧桑的底色,墙上挂着王可居用小楷写的长卷《溪仔往事》,人工瀑布的水滴在芭蕉树上,淅沥如雨。
在这间书房里,王可居既是房东,又是读者,更是溪仔故事的叙述者。他向记者说起自己的读书往事。
“我从小就被称作‘书虫’。小时候家里穷,只好去书店站着看,一站几个钟头,去图书馆借书,借到管理员都认识我。”王可居至今仍怀念小时候坐在老屋后院玉兰树上看书的快乐。
但是,家贫让上学成了一件难事。为了挣学费,少年时的王可居干过劈椰子的苦差,也曾冒着生命危险做过“运木头”的活儿。那时从五指山原始森林砍伐的优质木材被捆绑在竹筏上,顺万泉河而下,在溪仔街旁的西江码头靠岸。15岁那年,王可居和另外两名少年,驾着竹排将大量木材从西江码头运至博鳌,每人挣得33元工钱。
王可居祖屋改造成的共享书房。 王太敏 摄
1956年,父母拆掉一栋房子卖掉木材砖瓦送王可居去广州读中专。毕业后,王可居当兵,退伍后加入海南工业研究所,于2009年退休回到溪仔街。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2017年,王可居拒绝其他商人的开价,以低于市场价将房子出租给“木舍耕读”共享书房团队。
已是耄耋之年的王可居依然坚持读书买书,共享书房内常出现其掩卷沉思的身影。“老书虫”的美名传开,让年轻一辈备受鼓舞,书房人气渐旺,还经常举行各类文化沙龙,万泉河畔的书香越来越浓郁。
读了一辈子书的王可居还有一个愿望,就是用写作将故乡的故事传承下去。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人见证过日军侵华、家国破碎、新中国百废待举、改革开放……“这一生听过很多好故事,如果不把它们写出来,心里不痛快。”
在他的笔下,身患绝症无法归家的船员将毕生积攒的美金和自己的头发指甲一起装入木匣扔进海里,盼望捡到木匣的人能将他的头发指甲葬在故土;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的农夫失踪三十多年后终于从台湾回来与家人团聚……这样的故事不乏世事残酷,但老人下笔举重若轻,将一份家国记忆娓娓道来。
溪仔古街今貌。 王太敏 摄
王可居目前已攒了十多万字的手稿,多年前也曾萌生出书的打算,但由于经济原因打消了念头。最近,老人的出书梦偶然间被共享书房的工作人员得知,他们便在网上介绍老人的故事,发起众筹,为老人圆梦。
“我对阿公的好感起源于他自发自愿地为溪仔老街做宣传员,自拟《溪仔往事》还原历史,贴在老屋外面给友人解读。”共享书房创始人秦加一说,“希望美好的事情大家都能坚持下去,如我们的书房梦,如阿公的出书梦。”
共享书房的读者陈超说,老人家见证了琼海乃至中国社会时代的变迁,希望大家能助他完成这个梦想。因为这不仅是他的梦想,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