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资讯 >社会>正文

九旬夫妻拾破烂帮助他人 捡馒头充饥(图)

A-A+2013年11月21日10:49 解放日报 评论

戴行舟和老伴王阿毛在检查垃圾桶。 史久阳 摄戴行舟和老伴王阿毛在检查垃圾桶。 史久阳 摄

  上海大厨宁波捡破烂

  拾荒助困的别样晚年

  ■本报记者 李晔

  一条被无数人留言“致敬”的微博最近红了。说的是宁波一对九旬夫妇捡馒头充饥,捡破烂卖钱,近20年来没添过一件新衣,月开销不足100元,却能几十年如一日地行善,将自己的退休金和拾荒所得悉数捐出。顺藤摸瓜,意外发现,微博中的男主角,94岁的戴行舟,曾是上海滩“厨神”,后被外交部挑选为驻外使馆的大厨,上世纪80年代退休后,才回到宁波老家,近十年来“迷”上了拾荒。

  从名厨到“破烂王”,这位老人和他的老伴,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他的大勺,征服过不少名流之胃,但这些曾经的辉煌,在他老去的岁月中,渐渐变得不值一提。

  现在,94岁的他,每日牵挂和借以慰藉的,仅是他家楼下那2只橘色的垃圾桶。

  那些被人扔弃的东西,在他眼里都成了“宝贝”,它们将是他和老伴每月“进账”中的一部分,也是老两口用以行善的一部分。

  “守摊”岁月

  宁波鄞州区芝兰新城内,有一片区是8年前鄞州区市政拆迁户们的安置房。对于94岁的戴行舟和他92岁的老伴王阿毛而言,从农房到楼房,成不了他们的“兴奋点”,所不同的是,原先在农村,几无破烂可拾,而今小区内,上百个垃圾桶,任凭两位老人“淘宝”。

  当记者走进这对九旬老人的住所时,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二室一厅的屋子内,几乎就是个小型垃圾场,客厅、次卧、卫生间和厨房内,堆满了旧衣服、可乐瓶、快餐盒等。

  正是下午4点,戴行舟已在吃晚饭。这位曾领略过无数上等食材的前上海国际饭店大厨,他的晚餐,简陋得令人不忍卒看:一碗泡饭,一碗点缀着零星几瓣黑木耳的红烧萝卜,便是全部。

  更让人心中一颤的是,萝卜竟是捡来的。老太王阿毛在旁念叨,扔了“交关可惜”,因此便拾了来,居然烧出了两大碗,“够吃好几天了”。

  正说着,老头子粗茶淡饭完毕,天色未暗,居然嚷嚷着要睡觉。这个“小型垃圾场”内,寒碜得几无家电,房内也只装了黯淡的节能灯,既无电视机可看,亦无足够的照明。那么,这即将到来了的夜幕下,除了睡觉,确也无事可做。王阿毛告诉记者,老头子一般下午5点不到便睡下了,随后到半夜三点起床,去厅里,慢慢吞吞地收拾捡来的垃圾,分类装袋,这是他极为享受的过程。凌晨4点一过,他便要坐到楼下那2只垃圾桶对面,候着,随时准备收获“宝贝”。

  记者次日早晨8点再次来到芝兰新城,果然,戴行舟早已静坐在楼下那把破旧藤椅中,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对面的垃圾桶,藤椅上系着几个空塑料袋,是随时用来分装垃圾的。很快,有人往垃圾桶内扔下2个废纸箱,戴行舟按兵不动,待人走远了,他即刻起身,将纸箱提了来,归置到自己脚边,复又淡定坐下。

  一上午过去了,老人多次起身、坐下,“收获”不少。有邻居凑上前,笑他,“老爷子,鞋子这么脏,还不换一双?”他曾中风过,老脸略一抽搐,悠悠地,从塑料袋中拿出一把刚捡来的马桶刷,低下身,在同样捡来的布鞋鞋面上,刷了又刷。

  周围邻居告诉记者,除了雨雪和刮台风的天气,除了吃饭和睡觉,两年来,老头子几乎天天守着这“摊位”。

  哪怕,是在楼上吃饭那一刻半会儿,老头子也不忘透过窗户紧瞅着楼下。他九旬高龄眼却不花,一见有人扔“宝贝”了,赶紧招呼老太:“你腿脚好,快下楼帮我捡上来……”

  拾荒助困

  戴行舟而今的行动受限,源自2年前一次出门。那天,他在楼梯上被一块香蕉皮滑倒,骨盆骨折,动了手术,元气大伤。恢复过来后,他已必须依赖拐杖,行走的范围,也仅局限在楼上、楼下了。

  若换作过去,他可是整个小区内转悠,一个垃圾桶也不放过。“丰收”之后,他骑着三轮车,将“宝贝”们拉去废品回收站卖。据知情者讲,收成好的话,一年能换回1万块钱。

  这对“破烂王”,是“差钱”吗?其实不然。戴行舟享离休待遇,随着养老金的逐年递增,目前每月能拿5000元,而老伴王阿毛所领取的农村“大队劳保”,这几年也涨到了每月700元。他们乐此不疲于拾荒的动力,除了节俭持家、反对浪费之外,也希望通过拾荒所得来资助贫苦者。

  记者不忍对二老过分打搅和刨根问底,便在小区内转悠,随意一问,便能遇上受到过二老帮助之人。正在晒太阳的柳方庆老人,是戴行舟拆迁前所在董家村的邻村李花桥村村民,他也因拆迁被安置到此。多年前,他的胃因病切除,花去不少医药费,但他未到退休年龄,领不到劳保,老婆又身有残疾,生活捉襟见肘。当年,酷爱读书的女儿柳春玲自鄞州中学毕业后考上了广东中山大学,是戴行舟夫妇每年资助柳春玲1200元钱供其上学,连供3年,直到大四,女孩开始实习有了一定收入后,助学才停止。而今,柳春玲已大学毕业进入银行工作,视戴行舟夫妇为恩人。

  农民工也是戴行舟夫妇重点帮扶对象。刚离开柳方庆,记者又遇雷晓芳,她在小区内做了7年的保洁员,靠每月不足1600元的微薄收入,养着18岁的儿子和年仅6岁的女儿。雷晓芳对记者说,戴行舟夫妇经常会将小辈孝敬的水果转送给她,过年就常以给小女压岁钱的方式资助她,“有时,王阿婆捡到衣服,只要没破,就洗洗干净,特意送来给我和孩子穿。不仅仅是送给我啦,但凡晴天,阿婆总要搬来一大块木板,身边放上一大桶水,在自家楼下洗捡来的旧衣、旧鞋,然后送给附近的农民工穿。”

  戴行舟夫妇原先村里的老邻居李桂芬也忍不住向记者反映,跟二老完全不搭界的人有困难,只要被老人听说了,他们都会主动相帮。几年前,王阿毛和戴行舟听自己的外孙说起,钟公庙街道有位右腿截肢的残疾工人,靠在冷冻厂剥豆维持生计,他们立马掏出500元送去。此后每年春节前,这位残疾工人都会收到二老的捐助款。甚至,在北仑的一名乞丐,听说了二老的善举后,每年两次来鄞州区向戴家求助,老两口从不回绝,每次都会事先准备好衣服、鞋子以及乞丐回家的路费。居委会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这些年来,王阿婆走在路上,兜里常会备些钱,对那些素不相识的贫苦对象,她往往50元、100元地送。

  王阿毛现在只觉物价涨。她跟记者念叨,以前老头子在外工作时,每月15元的工资寄回来,她拿出几块钱资助村民,“那时钞票值铜钿,几块钱好管人家一个月的温饱”。可而今,二老的“出手”也必须与时俱进。居委会社工刘姬飞告诉记者,汶川地震,老人捐了2000元,最近菲特台风又捐了500元,“尤其是菲特台风,戴老听说余姚几乎淹了,急急赶到居委会,说身上就500元现金,若不够的话,他再去银行取。”

  多年来两位老人究竟捐了多少钱?王阿毛完全一笔糊涂账。

  “好邻居”和“好外孙”

  今年76岁的董学明,跟戴家门对门,也算受尽“邻居之苦”。

  董学明说,小区内一个闲置的车库,已经被戴家塞满了垃圾,这还不够,他们捡来的泡沫塑料、废纸等,常会堆放在楼梯、过道上,“冬天还好,一到夏天,我家压根不敢开门,否则风一吹,垃圾和臭味全跟着一起‘飞’进来。”但董学明笑称自己好脾气:“看在戴老做善事的份上,能不忍吗?中国好邻居,非我莫属了。”有时候,董学明当真看不下去,“垃圾桶里半瓶矿泉水,他们仰着脖子就喝下去;人家剩下半碗盒饭,也毫不介意,掏出来就吃;发霉的馒头,老太婆总是放在太阳底下,晒干了,变硬了,再放进冰箱,好储藏更多时间。”邻居常劝戴行舟夫妇,吃破烂太不卫生了,但大家都很纳闷,从来没听说二老拉肚子,也很少见他们去医院。老邻居李桂芬平时会帮王阿毛配点高血压的药,除此之外,还真不知两位老人有啥其他毛病。而王阿毛在跟记者聊天时,会有突然之举——坐在地上,将脚趾贴到头顶,以证明自己筋骨好。老人坚信,好人好报,这是他们不得病的原因。

 [1] [2] [下一页]

保存|打印|关闭

微博爆调查

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视频|旅游|读图|专题|站点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