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海南师范大学东坡书院组织“清廉文化进校园”行动,举办“东坡论坛”学术讲座,邀请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作题为“学习东坡情怀 选准人生渡口——从东坡家风家教看清廉人生的时代意义”的专题报告。讲座由海南师范大学东坡书院院长、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甘生统教授主持,书院师生50余人参加。

李公羽教授从三个方面深入阐述从东坡家风家教对清廉人生的时代意义。讲座中,李公羽系统阐释苏氏家族“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四维家训,梳理东坡家风的形成脉络与核心内涵。他强调:苏轼“勤”读书、“仁”待民、“清”视财、“廉”理政的处世准则。通过讲解苏轼《六事廉为本赋》中的“六廉”内涵,李公羽教授指出:东坡廉洁思想在“非义不取”“为政清廉”家风中的具体体现,客观上提出了旧时官吏应具有的六项基本素质和相应六个方面端正、刚直的标准。东坡直至晚年于常州弥留之际,仍在最后一首诗中自我声明:“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
传承三苏家风,弘扬东坡文化,最为重要的是涵养和坚守家国情怀。李公羽这样表示,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是家国情怀的重要根基;家国情怀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良好家庭教育方式和家风家训的形成,对于培养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既是内因形成的基本要素,又是外因影响的重要保障。
李公羽教授向同学们强调了清廉人生的时代意义: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家教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人才辈出;家教家风差,则往往步入歧途,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中,一些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就是家风败坏,“其家不可教”。因此,家风家教绝非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乎党风政风,关系党和国家的命运的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把家教家风建设提高到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目的是要求“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带动和推进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师范专业大学生,从东坡文化中汲取“非义不取”“慎独慎微”的智慧,将家风建设融入个人成长与时代使命,对于教育和培养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青少年时期选准人生渡口,目标坚定,顽强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甘生统院长在讲座总结中表示,李公羽教授的讲座“以史为镜、以文化人”,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为书院推进清廉教育提供了学术支撑与实践启示。现场师生积极互动,就“传统文化与廉洁教育结合”“家风传承的现代方式”等话题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进一步深化了“知行合一”的廉洁理念。
本次讲座系海南师范大学“清廉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东坡文化的浸润,引导青年学子筑牢廉洁思想根基,涵养清风正气。
(文字:李新慧 摄影:房桂婷)
在这里,了解海南!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海南官方微信(xinlanghainan)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