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休闲沙径长廊还增设了木制的健身器材。改造后的休闲沙径长廊还增设了木制的健身器材。

  在东莞厚街镇,10多位平均年龄70岁左右的热心老人组成“愚公队”,耗时一个多月将一片原本废旧的干枯河床,改造成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的休闲沙径长廊,成为人们游玩好去处。如今,时隔一年后,这片休闲沙径长廊在众多热心市民持续的“爱心接力”下,多了一些“健身器材”和“娱乐设施”等多功能休闲区域。其实,这些健身娱乐设施,都是当地一名老人手工“山寨”的。

  “愚公”合力40天改造“泥泞地”

  从东莞厚街宝塘社区出发前往大岭山森林公园的白石山脚下有一个登山口,在这个登山口旁边,一段长约400米、宽约5米细沙铺成的蜿蜒小径映入眼帘。小径蜿蜒伸入深处,沙道两旁是翠绿的竹子,尽头有一汪清泉,还有孩子的嬉戏声和老人的谈笑声,宛如一幅山水画。但是,这并不是天然形成,而是靠着10多位均龄70岁左右的老人自发组成的“愚公”队斩荆劈草,耗时一个多月,硬是把泥泞干枯的废旧河床改造而成的。

  “以前这里杂草丛生、荆棘遍地。”正在散步的方姨告诉记者,几十年前,这里是一条小河,后来干涸后变成了烂河床。“我们老年人腿脚不好,让我们爬山会关节痛,所以走走这平坦的沙地非常好,真是非常感谢‘铺路’的人。”说到这里,方姨激动地指着前方不远处一个赤脚踩着沙路的阿叔告诉记者,“德叔和他老婆就是提出‘改造’河床并参与和维护这条沙道的主要人之一。”

  “不只是我一个人修的啊,是晨练的一大帮热心市民一起修整的。”今年60多岁的黄善德谦虚地说。他每天早上都会来大岭山森林公园和一帮老友们晨练,这帮老友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大家都抱怨上山下山爬坡后,脚关节会痛,“然后我们发现这个河床地势平坦,稍加修整,就可以在此锻炼,”他的提议立刻得到其他人的响应,于是在去年10月初,十几个晨练市民自发组成“愚公队”,并择了个吉日对废旧河床“动工”。

  “我们先把这条河道上的荆棘除干净,然后从山的两旁挖出松散的沙土,把坑坑洼洼的泥路填平。”德叔介绍,为了让踩在泥泞河床上的脚不会陷进去,他们填了约20厘米厚的沙土。而这些沙土,都是靠“愚公”队的十多位成员每天挖一点,累积而成的。“愚公”队还每天自发从家里带上锄头、柴刀、铲子、扫把等工具来到这里参与“改造”。这十几个“愚公”义务轮番“工作”,耗时40多天才把废旧河床变成了市民喜爱的休闲之地。

  老人自制,健身设施现景区内

  最近,这片人工休闲沙径长廊又多了一些“健身娱乐设施”,包括秋千架、踏板漫步器、单杠、乒乓球台和一高一矮两个篮球架等设施。其实,这些健身器材,并不是景区内的公共配备专业健身设施,健身设施上贴着的“友情提示”也不是景区内的工作人员书写的。而是出自一位老人方永波之手。

  “我想让游客们在休闲长廊里玩得更尽兴一点。”今年69岁的方永波是溪头西村人,他告诉记者,他年轻时帮人制作过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

  波叔说,让他有动力改造休闲区的是一对热心夫妇的举动。“我经常发现两位老人清扫枯枝落叶和垃圾,刚开始我还以为是清洁工,后来才得知,这两位老人是下汴村民黄善德夫妇,他们每天都免费清扫沙径的落叶和游人丢下的垃圾。”所以,他也想自己为这片环境优美的休闲区出一份力。

  起初,他发现沿途没有凳子,就制作了一些凳子;而后,他又把家里一些旧铁管电焊制作了几个铁质健身器材,供老人小孩玩耍。“器材已经非常牢固了,我们在地里打了很深的桩加固器材,只要游客们正常使用,都不会有什么问题。”波叔说,让他欣慰的是,游客们个个都非常爱惜这些设备。

  记者注意到,在波叔与众多热心街坊们的爱心接力下,原本面积并不太大的休闲沙径长廊,已经被划分成了多功能休闲区。座椅板凳一部分是方永波制作,其余大多是热心人捐献,这里还搭起多个白色帐篷,供游人遮风、避雨。

  不只是我一个人修的啊,是晨练的一大帮热心市民一起修整的。

  ——— 河床改造发起人黄善德

  来这里健身散步的市民们,发现了休闲长廊的美,然后自己又被其他爱心人士感染了。你看,以前的烂河床,如今在大家的合力的‘爱心传染’之下,已经变得如此美丽、温馨、舒适了。

  ——— 自制休闲锻炼器材的方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