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资讯 >海南资讯>正文

南海古沉船华光礁I号修复遇世界性难题

来源:海南日报2013年6月25日【评论0条】字号:T|T

资料图: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展品。骆云飞 摄资料图: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展品。骆云飞 摄

  原标题:船体修复遇世界性难题、人才梯队面临长期短板——华光礁I号重生之困

  南宋古沉船华光礁I号,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有六层船体构件的古船。作为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完整的水下船体发掘和首例远海沉船遗址发掘,4年前其打捞之时已填补中国水下考古的空白,其复原修护备受世人瞩目。

  古沉船修复是世界性难题。近日,沉寂多年的华光礁I号修复工作在海南省正式启动。作为海洋大省的海南,由此迈出南海水下文物保护史上全新的一步。继北京、宁波、福建、广东之后,我省建立起全国又一个水下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

  日前,华光礁I号打捞出水的511块较大船板已完成脱盐阶段技术工作。人们对这艘南宋古沉船的“重生”,寄予了较以往更多的期待。

  记者调查了解到,这艘古沉船给中国远海水下考古和文物修复带来的全新挑战,已迫切而清晰地摆在了眼前。

  瓷铁器修复量大难度高

  修复时间保守估计5年以上

  6月19日,在省博地下文物仓库,随华光礁I号沉船打捞出的众多瓷器一排排整齐地静立在池槽里,课题组成员符燕、李剑、刘杨子等工作人员都在紧张忙碌着。

  “第一批2000余件陶瓷器的脱盐已经完成,现在是用恒温水槽和恒温超声波清洗机对第二批1605件陶瓷器进行脱盐。”符燕一边给陶瓷器拍照存档,一边告诉记者,“去除瓷器表面凝结物,脱盐,修复,出水瓷器大多都要经历这样的流程。”

  “华光礁I号出水文物以陶瓷器为主,数量近1万件,伴有少量铁器及铜镜残片。由于华光礁基底主要是一些珊瑚、软体动物和钙质生物沙,加之船货民窑外销陶瓷器质量不高,数百年受海水浸泡和生物侵蚀,部分陶瓷器表面已形成了坚硬致密难以去除的石灰质、石膏质凝结物,不同程度的残缺和破损给瓷器修复带来了难度。”南海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钊说。

  根据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的《华光礁I号出水陶瓷器脱盐及保护修复方案》,出水瓷器中,相当部分瓷器经确认,是被贝壳、海泥等混合组成的海相凝结物包裹着的,打捞出水瓷器中,有7057件基本完整的陶瓷器都需要进行去除表面凝结物处理,2468 件残破的陶瓷器需要进行去除表面凝结物、粘接补全等步骤,工作量巨大。

  课题带头人包春磊博士说,“尽管瓷器量大修复难度高,但因为水下瓷器在国内具备相对成熟的修复经验,因此方案中对这一部分出水文物是有明确的修复步骤和时间安排的。”

  根据方案,陶瓷器的保护修复工艺流程包括:文物修复前信息的提取(文字、拍照)-凝结物软化去除-脱盐-加固本体-粘接-补配-做旧-封护-适宜环境下保存。包春磊认为,“如果情况顺利,保守估计5年的时间可以完成。”

  在铁器修复方面,华光礁I号船货打捞时,出水的铁器统计约上百件,器型相近,水下考古队员曾称其为“U”形铁条,这些铁条的具体用途尚不得知,仍有很多待解之谜。

  船体复原是最大难点

  世界性技术难题层层待解

  “瓷铁器的修复过程尽管繁琐,但具有相对成熟的修复经验,可以通过一步步细致处理完成修复。真正的难点是数量不多但意义十分重大的华光礁I号船体本身的修复,这是目前我们一直担心的问题。”包春磊博士说。

  6月20日,海口国兴大道省博物馆,新挂牌成立不久的出水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南北两侧玻璃幕墙围合的沉船处理室里,约50平方米的浸泡池,占据着处理室的主要空间。华光礁1号船体木板浸泡在其中,船板正在进行脱硫处理。

  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国家文物局一期拨付1644万元支撑该工程的实施,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多次派专家来琼与省博共议修复保护工作。

  根据文研院编制的方案,木沉船的总体保护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船体构件的脱盐脱硫;第二阶段为船体构件的脱水、填充加固、干燥,第三阶段是船体的复原。

  包春磊说,4年多来人们感觉沉船修复悄无声息,实际上,省博一直在对船板进行着脱盐工作,期间为了防止木船腐蚀霉变,还通过添加防腐防霉化学药品进行防治。

  尽管如此,船板的修复仍有很多技术上的疑团待解,这使得古沉船的修复遇到了困难。

  课题组成员发现,华光礁I号沉船打捞出水时已经残损严重,木质非常松软脆弱,加之海南的气候潮湿多雨,极不利于木质文物的保存,在保护处理过程中,木船构件很有可能已遭受损失。根据考古发掘纪录及相关文献,华光礁I号沉船在海底埋藏时,上面覆盖了大量由搭载的铁条形成的铁质凝结物,导致在木材间隙沉积了大量硫铁化合物,在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的保护过程中,硫铁化合物的控制目前是世界性的难题,尚未有成熟的处理方法可借鉴。

  包春磊说,对大块船体的脱硫,脱到什么程度,具体需要多长时间,还需要靠实践来验证。因此,华光礁I号沉船保护过程中硫铁化合物的整个控制过程,仍在摸索。

  建模(建立船体的计算机模型)环节的缺失,是华光礁1号沉船修复中的另一个隐忧。一直关注古沉船修复的海南省文物局局长王亦平指出,为打捞出的船体建立详细完整的计算机模型,这一技术多年前已被考古界学者所提出,遗憾的是,华光礁I号并未采用建模技术,船体修复中受胀缩挤压,存在着失真风险。

  简单来说,建模就是将出水的每一块船板都通过扫描,建立细致的三维模型,像给每个船板描述出DNA一样。船体出水后面临着脱盐脱硫、加固脱水等一系列过程,如果不能够在出水的原始状态下对船体进行模型记录,那么经过多年的修复后,船板极有可能在组织结构内部发生坍塌、断裂或者比例缩水,这使得古沉船无法再以原始状态复归到人们面前,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对于建模的缺失,省博保管部主任、副研究馆员高文杰认为,除了511块打捞出的相对大块的船板之外,华光礁I号还有大量微小的船板碎片,将所有这些都进行建模处理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技术难度。

  “万件文物7人修”

  人才匮乏是出水文物保护的长期短板

  “多年来,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省级博物馆,我们对华光礁I号出水文物的保护十分重视,引进了包含博士、硕士在内的7名科技保护人员,他们在华光礁I号出水文物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难想象,7个人,面对上万件水下文物修复的工作量,需要的时间将是多么的漫长。”省博物馆馆长丘刚指出,不只是在海南,全国范围内,修复文物的专业人才的匮乏,都制约着水下文物保护修复的发展进程。

  水下文物修复的工作比较复杂,修复时间短的要几天,长的可能要几个月。课题组成员举了个例子,“沉船上的半个瓷碗,如果要进行复原完整瓷碗的处理,起码需要一个星期。那么1万件瓷器呢?工作量可想而知。”

  因为没有专门的水下文物修复专业人士,海南水下文物保护的7人团队是一个“人才拼接团”:团队中除了包春磊是材料学博士外,团队核心成员贾世杰是中国科技大学科技考古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刘爱虹是化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符燕是材料化学专业,此外,团队成员刘杨子来自海南大学版画专业,蔡敷隆为该馆水下考古队员借调到修复实验室工作,只有李剑毕业于上海公共管理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专业,但他直言,“对出土文物有实践经验,但对水下文物仍需要一个学习过程”。

  “水下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正是一个涉及到物理、化学、美术、考古、文物修复等多门类交叉的学科,海南省目前尚没有一所高校有类似专业的设置,也没有这一领域的师资力量能够承担,对于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致力于发掘海洋文明的海洋大省来讲,人才的缺乏将是一个迈不过去的槛,可能会成为一道长期短板。”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南海区域文化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张一平不无担忧地指出。

  张一平认为,包括海南在内的国内众多省份,缺少文物修复特别是水下文物修复的工作人员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对从事文物修复相关专业的单位和个人的资质要求本身就很高,现有的此类复合型人才恰恰为数不多;另一个是因为目前国内只有少数的大学开设了文物保护类型的专业,后继人才的培养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课题组成员李剑对这一观点较为认同,他告诉记者,即便在他所毕业的城市上海,设置了文物修复专业的院校也仅有2所,一所是他所在的公共管理职业学院,另一所是复旦大学下属的视觉艺术学院,从全国范围来看,也仅有八九所院校设置了文物修复类专业,再细化到水下文物修复则更为稀少。李剑的同期同专业毕业的50多名学生被抢挖进了全国各省文博系统,来海南的只有他一个人。

  “也许五年、十年,也许会用尽一生行走在这艘古沉船的‘重生’之路上。”包春磊道出肺腑之言。

  南海古沉船至少1000艘

  扛起水下文物保护的海南担当

  华光礁I号作为大型水密隔舱海船,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有六层船体构件的古船(以往发现的两层居多),也是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完整的水下船体发掘和首例远海沉船遗址发掘,其打捞之时已填补了中国水下考古的空白。

  尽管在国内,有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宁波象山小白礁I号沉船、泉州后渚港宋代沉船、福建东山冬古沉船、广东南海I号、南澳I号等古沉船的发掘考古和修复工作做比对,但在技术修复方面,华光礁I号沉船仍属于国内较早进行保护性修复的古沉船,这也决定了对华光礁I号的保护,其过程大多是探索性的。

  采访中,多位修复工作者都对记者表示,“我们在不断汲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的同时,审慎对待自身的修复工作,我们不敢保证一定会成功,我们只有更加谨慎而努力地去做。”

  华光礁I号修复工作的推进,影响着未来南海水下考古前进的步伐。

  2009年至2010年间,海南省文物局曾汇集京闽粤琼等多地文博单位水下考古队员,对西沙群岛水下文物开展了两次较大规模的调查,西沙海域42处遗存地点中已确定有14处沉船遗址,27处遗物点和1处水下线索地点,浪花礁、盘石屿、金银岛、石屿、珊瑚岛都相继有沉船遗址被发现,同期还发现了一大批瓷器、碇石、石建筑构件和铜钱等各类遗物,尤以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元代、明代中期、明代晚期、清代中晚期几个阶段的遗存最为丰富。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南海沉船量总计约有120余艘。实际上,目前发现的沉船总量还在不断增加,数量估算将不低于1000艘。

  “作为管辖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大省,相比于福建、广东单面海岸线,四面环海的海南,其受海洋文明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南海出水文物保护工作上的每一次进步,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具有引领性的。”省博物馆考古部何国俊博士说。

  沉船复原是对海洋文明的生动传递

  人才梯队能否从高校、职校抓起

  “作为海洋出水文物大省,目前海南文物科技力量仍很薄弱。”张一平教授认为,丰富的海底文化遗存,使海南省在文物保护事业上任重道远。

  经历和关注华光礁I号重生之困的专家们建议:

  海南文物科技保护机构的完善和文物保护仪器设备等基础条件,急需政府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

  海南加快水下文物保护的科研脚步,可以力争通过与国内科研机构、高校深度合作,或在本地高校和职校增设相关专业,着力培养出本土水下文物考古、挖掘和保护专家和技能型人才,完善南海水下文物修护的人才梯队;

  进一步加大对南海水下文物调查力度,为我国南海海洋权益的保障发挥积极作用;

  加大宣传投入和力度,引导、培养海南广大青少年对水下考古和水下文物保护的兴趣、爱好,广泛普及相关的文物常识和科技常识。

  “沉船复原,是对海洋文明最生动的承接与传播。”丘刚告诉记者,不久的将来,新建的省博二期展馆中,部分处理好的华光礁I号沉船的出水文物将会设专馆进行展示,届时,也考虑将船体模型和修复好的部分一并展出。

  人们相信终有一天能够看到华光礁I号的“重生”,站在复原的古船前展开美丽的遐想:一艘南海烟波之上的帆桅古船,正朝着远方日夜兼程,渐渐只剩微朦的背影。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