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甲子镇现“最颠簸的马路”——谭仙大道坑坑洼洼,万名村民出行难
运一趟瓜菜三成路上颠烂
“田间地头的路都修好了,为什么这条路就不管了?”15日,海口琼山区甲子镇山口村的村民纷纷向记者反映,称长约22公里的谭仙大道处处“遍体鳞伤”,可以说是“海口最颠簸的马路”了。
据了解,当地人大代表曾多次呼吁修路,但一直没动静。
颠簸之旅一分钟颠了19次
今天,记者到现场采访,“体验”谭仙大道凹凸不平的颠簸之旅。从定安高速路出口往仙沟方向行驶,刚进入甲子镇,车辆便不断颠簸起伏,屁股几乎一直悬在半空。记者数了一下,短短一分钟就颠了19次。路面几乎没有一处完好的,不是坑,就是裂缝,坑坑洼洼。一些破损的路面突起形成尖角,司机通过时纷纷避让,呈“S”形左右绕行。
而在海南迪爱生微藻有限公司工厂门口的路段,大小不一的坑里还积满了水。该工厂车间主管曾宪成告诉记者,这里还不是“重灾区”,这段路上最大的坑能躺下一个2岁的孩子,深度有几十厘米。如果遇到下雨积水,走这段路时心里有些害怕。
此外,在谭仙大道发生的交通事故并不少见。“几年前,我们工厂就有一名员工,驾驶摩托车在这路段,因有坑颠簸摔车,送去医院的路上不治身亡。”曾宪成告诉记者,工厂的员工上下班都是骑摩托车,他们很担心员工的出行安全。
“我们主要是做出口的,产品一般都销往日本和韩国。可是这条路,着实让我们公司的形象大打折扣啊!”海南迪爱生微藻有限公司工厂厂长林炳无奈地介绍,因为做出口生意,时常有外国企业专家来工厂实地考察。“所有来考察的人,一看到门前的路就直摇头。”
林炳说,他们出口的产品,都是需要经过运输、打包等一系列规范包装。包装好的产品一路被颠簸,包装常常遭到破坏。他们曾向省商务厅办反映此事,每年都听说这条路要修了,但一直没动静。
欲哭无泪运一趟瓜菜损失三成以上
15日上午,记者来到甲子镇大同村委会。据大同村委会书记、主任王畅利介绍,大同村委会共有5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谭仙大道主要承载了甲子镇仙民村、益民村、大同村、琼新村、琼星村5个村委会,约1万多人的交通流量。
“瓜菜产业是当地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一般运往仙沟的集散市场销售,但瓜菜在运送中三成以上被颠烂了。”王畅利告诉记者,在当地农户种植的瓜菜中,瓜类是最经不起颠簸的,比如苦瓜和丝瓜等。然而,大同村委会大约种有1500亩瓜菜,其中就有500多亩是种植瓜类的。“颠簸一亩瓜类几乎要损失掉1000斤,而一般苦瓜的市场价是每斤约两块钱,农户的损失很大。”王畅利说。
记者了解到,甲子镇的土地面积大,但是土壤比较贫瘠,但这儿的村民主要还是依靠瓜菜产业为生。“瓜类一旦颠簸磕碰到了,商家就不要了,我们也没办法。”甲子镇大同村委会山口村村民小组组长陈斌说。
急切盼望希望有关部门尽快修路
王畅利告诉记者,1993年的时候,一位企业老板出钱修路。当地村民听说此事后,纷纷无偿供地修路。1995年,谭仙大道开始通车,没过几年水泥路面就开始形成裂痕了。由于该路没有管理者,常年失修变成了如今这副“遍体鳞伤”的模样。
“路况太差,很难吸引企业入驻的。”甲子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谭仙大道上的《谭仙创业园》项目早已通过。目前已建成的企业有迪爱生螺旋藻厂等,但是因为路况太差,目前招商还未启动。“谭仙大道的路是硬伤啊!”
王畅利同时是琼山区人大代表。他说,多年来他每次在人大会上都代表村民提出,尽快维修此路但都没有结果。
据介绍,甲子镇是琼山区最远的乡镇,贫困村也不少,迫切需要发展。但作为该镇的主干道,谭仙大道的路况一直是村民发展的“拦路虎”。经过多次呼吁,发改部门曾向王畅利回复称,该路当初不是政府修的,没有通过验收,而且在省的路网里没有该道路的名称。当初征地手续不完善,导致该路无法立项。
“政策上的东西可以灵活处置,当初我们无偿提供土地都没有要求回报。”王畅利代表广大村民再次发出呼声,希望有关部门尽快修缮此路,促进当地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