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舍近求远”让海关关员产生怀疑

  据海关工作人员介绍,当时这批货物的申报品名为“聚丙烯”。“聚丙烯”为白色高结晶粉末物,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是八所口岸首次进口货物,而该口岸目前没有实际需求此种货物的企业,这种“舍近求远”的进口方式让海关关员产生了怀疑。

  当海关人员进一步核对舱单、报关单以及航海记录等数据时,发现该批货物的装载比例严重不合理。“一个40尺的货柜正常可以装900袋左右,这批货物有一个货柜申报了1700袋。”海口海关关员介绍说,“我们当时就下达指令要求对该批货物开箱查验。”

  查验关员到达现场后,发现集装箱实际规格与申报不符,而且其中一个柜体颜色与其它柜体有明显区别。凭着职业敏感和日常查验的经验,查验关员首先选择了申报数量最多的货柜进行开箱。“掏了两排我们就发现了异常,两排聚丙烯后面全是大规格的木箱。”查验关员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排查疑点,该关决定对货物涉及的4个集装箱进行彻底掏箱查验。经过连续作业,工作人员从涉案的101个木箱中查获上述涉嫌走私物品。

  由于涉案商品数量庞大,且品类繁杂,海口海关专门成立现场监卸组、清点组,估价归类组、取证组和后勤组,保障工作有序开展;邀请汽车零配件师傅和电子元器件专家到场,对汽车配件认定及电子元器件品名、价格等进行技术性认定指导,确保初步清点计核工作准确快速完成。

在这里,了解海南!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海南官方微信(xinlangha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