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主老陈和妻子一起经营这家日杂店已经40多年。在老陈还是小陈时,十几岁的他就跟着父亲来到这家当时还是国营性质的日杂店上班,1970年,他的父亲将这家店承包下来,此后又传给了他,一直保持着日杂店的特色。直到上个月,老陈积极响应老街业态调整的部署,清点了日杂店里的所有货物,改行做起旅游纪念品生意。

  “生意不好做啊,日杂店一天还有几千块钱的营业额,现在卖旅游纪念品十几天也只有几百块钱,幸亏是自己的店,不用交房租,不然早就亏死了。”女主人在一旁埋怨道,她努力地跟相关的动迁部门工作人员询问着沟通着,有没有机会重新改回日杂店。

  老陈自己并未察觉,他的这家店面虽然现在经营的是旅游纪念品,但并没有脱掉日杂商品的摆放风格。

  隔行如隔山,对于经营了40多年日杂店的老陈夫妇来说,转行并非易事。

  “我们也不知道卖什么好,租给别人又不舍得,毕竟在这里干了大半辈子了,死了也想给儿子留一份产业!”老陈吐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而对在中山路上经营的老李来说,转行前的筹备则不亚于学生的高考备考。老李在中山路上经营五金机电店已几十年,2013年,老李响应政府号召,完成了搬迁工作。五金铺子关了,老李并没有把铺子租出去,或者改行做其他生意,店铺白白闲置了3年,直到近日,老李才请来装修队开始重新装修门面。

  “一直在等政府的规划,整整3年,也没想好做什么,最后没办法,只能加盟特产连锁店,先卖特产试试。”尽管老李知道,300米的中山路上已经有3家特产店,但由于对其他“旅游生意”也参不透门路,只能选择门槛较低的特产生意。

  生意前景不明的不光是转行的老陈和老李,就算是做旅游生意的行内人,近年来也在中山路上做着亏本买卖。

  中山路71号文和楼,一层有10多家卖珠串的商铺。其中一家商铺店主方小红告诉记者,这个月底,整个文和楼的所有商铺都要清场了,因为房子的“二房东”,就是将房子租下来转租给小铺面的业主已经亏损了300万元的租金,由于有些小铺面已经交不起租金,而剩下的铺面又无法分摊亏损的租金,只能集体清场。

  2号铺面店主吴香玥搬到文和楼还不到3个月。吴香玥告诉记者,比起她在明珠广场的铺面,中山路的生意差距很明显,主要是因为人气差,“经常街上空无一人,气氛搞不起来。”

  上月16日晚上,记者在中山路发现,不到9点钟,中山路上绝大多数铺面已经打烊。事实上,中山路的人气问题,不光困扰着在驻的商家,也让不少打算入驻的商家持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