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月底前直播收债,看过来》的帖子在海南省工商职业学院贴吧发表,引起网友讨论。发帖人“一丢丢97”在帖子里宣称讨债,并将“欠债”人身份证信息、就读学校、专业、年级、工作单位、上司姓名等信息全部公布。商报记者在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琼台师范学院等高校实地调查后发现,“校园贷”在我省各高校有不同程度的蔓延,而学生价值观、消费观不正确,进而凭借“校园贷”超前消费、过度消费。

  讨债疑云海南一高校生欠债遭网上讨债

  关于还钱,发帖人表示:“办法多的是,不怕不还钱的,只要敢借就要有种经得起不还钱的后果。等到借到钱真的不还的时候,自然会有人让你们还钱。”语气强硬,引起网友讨论。网友“able·羽”称:信贷机构(公司/平台)是否也应该为没有进行风险评估而负责?高利贷合法性,违规违法怎么处理,这都是问题……

  27日至28日,记者多次拨打网帖所公布的欠债学生号码,但无人接听。28日下午,海南省工商职业学院学生处处长陈立丽表示,目前正在核实借款学生的身份,如果情况属实,将协调该学生还款,必要时通知家长,建议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记者走访我省高校生用校园贷过度消费

  27日,商报记者走访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琼台师范学院、海口经济学院等高校,据在校学生介绍,“校园贷”在海南各高校有不同程度的蔓延。

  琼台师范学院大三女生小刘透露,曾经使用“趣分期”、电商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手机和电脑。“我们额度低,一般就两千元左右。想买东西但生活费不够时,就可以先买,下个月再还上,压力不会太大。”

  海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女生小符则透露,每个月生活费800元,在同学当中属于“经济来源较少”的。“我一般不化妆,购买生活用品比较便宜,所以不会觉得拮据,但有的同学经济压力大。”小符透露,身边也有过度消费的同学,但目前没有酿成太尴尬的局面。“我们师范院校很多同学都会出去兼职家教,一节课二三十元,每周一般会有一两百元。”小符认为,校园贷可能会刺激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但对于需要创业的同学来说,也许是一场及时雨。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的大三男生王同学则透露,对于男生来说,校园贷的功效主要在于购买数码产品。“数码产品往往最吸引男生的注意力,但这些东西贵,我们难以承受,只能走一些所谓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