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欠村是位于海南省陵水县西北部本号镇的一个自然村落,属于丘陵地带,这里的村民主要靠种植水稻、豆角、香蕉等农作物为生,由于作物收成常要“看老天脸色”,导致村民收入不稳定,除此之外,喝水难、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也是亚欠村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11月15号新浪海南随扶贫干部---杨烨书记来到亚欠村探访,这天刚好是杨烨在亚欠村开展扶贫工作的第482天,一年多的时间,这个曾经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村”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四项元素建设文化新标识 : 亚欠村的特色路牌

  在通往亚欠村的主干道上小编发现村口竖着的路牌显得有些与众不同,杨烨为我们解释了这块具有特殊意义的路牌的设计理念,它包含了四项元素:1、路牌左上方的“美丽陵水”显示亚欠村所处在地理位置是海南陵水县;2、“清洁亚欠”则是亚欠村作为主人为欢迎朋友们的来访而展现的新面貌;3、与国际接轨,绿色底板配上白色的字体写着“亚欠欢迎您”,底下还配上了英文版“Welcome to Yaqian”表达亚欠村对远道而来客人的欢迎;4、全黎族地区黎锦文化元素,用象征传统少数名族文化的黎锦纹饰妆点路牌边框。一座美丽的城镇、一片清净的山水是亚欠村给客人准备的最珍贵的礼物。路牌背面写着“常回家看看”,杨说:“这是给从亚欠村走出的村民的人看的,所以底下不用英文了而是拼音,希望他们从这出去,无论在外有多少成就都能常回来看看”。

  “希望草”:吊罗山深处的有机食品---亚欠香粉蕉

  一个月前袭击海南的台风“莎莉嘉”对亚欠村民赖以生计的芭蕉种植产业造成了重创,整片蕉林被强风刮倒,数千斤芭蕉滞销,杨烨携手原工作单位也是亚欠村胡定点帮扶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的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帮助村民将芭蕉运往海口,发动全校师生购买以及社会各界的帮扶。为保证接下来所有芭蕉都能正常销售输出,海南师范大学将加大帮扶力度,学校食堂对亚欠种植的芭蕉和将要大面积种植的蔬菜进行收购,用来供应在校师生共两万人左右的生活需求,海南师范大学还为亚欠村的芭蕉产业找到了新的扶贫创收增长点---为芭蕉取名“香粉蕉”,它是“来自吊罗山深处的有机食品”,槟榔树下成长的香粉蕉恰好体现了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的“林下经济”政策。

 提及扶贫干部入驻亚欠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村里的变化,香粉蕉种植户卓先生表示:“他(杨烨)每个星期跑好几次,他来后(我们)思路开阔了,把村里的养殖种植工作也启动了”。

 介绍目前香粉蕉的主要销售渠道有三种1、海南师范大学定点销售2、在陵水成立大型收购公司3、北上销售往内陆地区,另外网络销售部分的工作也逐渐开始运行。

  “环境改变人,环境塑造人”精神脱贫很重要

“在4449位贫困户中有58%的人观念落后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很多人存在“等、靠、要”的懒惰心理,所以不单是经济脱贫,还要精神脱贫”。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杨烨非常看中文化素质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海南师范大学师生曾多次来到亚欠村探望亚欠小学的孩子,并对学生们进行“大手拉小手”的一对一帮扶,通过书信和每月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辅导鼓励贫困生的学习。

   杨烨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里有一句话对指导我们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很有帮助,那就是‘环境改变人,环境塑造人’,我们全力把环境打造好,努力宣传教育,让群众们眼睛能看的到宣传,耳朵能听得到理论的声音,很多人会质疑,像文化长廊展示的宣传口号看起来很,以一个实践者的身份告诉大家,每天的耳濡目染,慢慢是有改变的,能感受到”。对于扶贫干部们来说,扶贫攻坚是一场“战役”,需要全身心投入作战,想要彻底脱贫不是一朝一夕的任务,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目标,杨在亚欠村一年多来的努力为村民“种”下希望,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在今后的扶贫道路上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

相关新闻:新浪海南随陵水扶贫干部探访亚欠小学 送来梦想的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