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曾侦破两起重大非法学术期刊诈骗案

  谈到假冒学术期刊网站一事,张浩文回忆,近些年,我省曾经发生过假冒学术期刊诈骗事件。

  商报记者走访省文体厅扫黄打非办公室和省文化市场执法总队获悉,2011年,我省曾侦破《中国教育科研杂志》等非法教育类期刊诈骗案,该案被列为2011年全国“扫黄打非”十大案之一。

  据介绍,2003年8月,我省符某夫妇成立公司专门从事非法期刊经营活动,通过假冒、伪造国内各省市刊号,7年中利用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员工组成“审稿编辑部”,编印了《中华医学护理杂志》、《中国教育教学杂志》等20多种非法学术期刊。还设立数十个网站发布征稿信息,诱骗全国20多个省区市需要晋升职称的人向其投稿。

  2011年2月,省“扫黄打非”办公室根据举报,联合海口警方历时4个多月,一举将该起特大非法学术期刊诈骗案侦破,查获非法期刊24种2万多册、假公章93枚,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据统计,受害人达2万多人,涉案金额1060多万元。

  2014年7月,我省再次侦破一起假冒学术期刊诈骗案,该案被列为2014年全国“扫黄打非”办挂牌督办案件。该案中,何某等5人自2011年

  2月至2014年7月期间,通过建立虚假的医学杂志网站,以在《护士进修杂志》、《中国医师杂志》、《护理研究》、《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等期刊上刊登论文为由,先后骗取全国18个省市、3000人往其提供的涉案银行账户中汇入共计1844601元。

  这两起重大假冒学术期刊诈骗案件中,主要投稿对象为卫生领域和教育等具有发表论文评职称需求的领域。

  将开展专项整治假冒学术期刊网站

  据了解,为遏制论文发表不良倾向进一步蔓延,自本月中旬至12月31日,我省将开展假冒学术期刊网站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假冒学术期刊网站,严肃查处利用假冒学术期刊网站实施诈骗等违法行为,并取缔非法设立的编辑部,打掉编印发各环节利益链条。

  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网络出版活动的假冒学术期刊网站,协调文化执法等有关部门坚决予以处罚,对利用假冒学术期刊网站从事诈骗行为的不法分子,坚决予以追责。

  教育引导权利主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维权,提升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自身防范能力,加快官网认证进程。

  据介绍,在专项政治期间,我省将开展相关宣传教育工作,积极鼓励和受理群众举报,并根据相关投诉、举报进行认真梳理,寻找有效的线索,展开调查。

  同时,将加强网络监测工作,摸清我省正规期刊底数及其网站开办情况;对发现的重要线索严密追查,大力查办典型案件。

  此外,还将强化期刊出版单位的防范水平,明确投稿流程,并联合相关部门,推动正规期刊网站建设,加快与相关重点互联网企业合作,推进“官网”认证进程,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对网站精准定位,做好服务器的日常维护,确保网站正常登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