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百年老巷终于等来了转机。海口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双创”工作,下决心补齐城市建设的短板,对包括居仁坊等老街在内的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升。

居仁坊太阳庙。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居仁坊太阳庙。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海口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短板多,过去一般只注重主干道整治和建设,小街小巷顾不上。”钟钜在抽调任海口“双创”工作指挥部项目保障组副组长前,一直在海口城市管理部门工作,对海口背街小巷的情况颇为熟悉。

  在钟钜看来,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是一项精细的“绣花”活儿,要从最基础的“脚下修路、头上亮灯”开始,方便群众生活出行。

  平整道路、规整管线、拆除违建、粉刷建筑立面等“整容”工作逐一开展;栽花种树、见缝插绿、墙画雕塑等“美化”措施也一项项完成。

  海口市在“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的标准上,再加上“文化”,要求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保留背街小巷的历史文化风貌。

  如今走进居仁坊,小巷深处明代时期的关帝庙、清代的太阴太阳庙、民国时期的中山纪念堂都保存完好,海口第一家影剧院“幻真戏院”和第一家妇产科医院“育婴堂”等老建筑,承载着海口的历史文化基因。

  “老百姓环保意识也提升了,大伙儿主动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谢荣花说。

  还有很多外地人慕名前来了解海口的历史文化。“干净舒适,很有文化韵味。”来自台湾高雄市的游客李添发走在居仁坊内,不停地点赞。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小街巷、小角落里是市民的大民生。”海口市委副书记吴川祝说。

  又是居仁坊普通的夏日清晨:街角小吃铺里,油炸丸子在油锅里翻腾;沿街裁缝店边,新作的西装整齐地挂在门口;老式理发店内,坐满了等着剃头的阿叔……

  历经繁华、没落,这条百年小巷,又迎来了“新生”。

  (新华社海口7月27日电记者王晖余 伍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