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记者4月24日从省教育厅获悉,日前,省教育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印发实施方案,明确从2019年起,用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努力破除管理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促进城乡学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和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改革启动后,我省机构编制部门将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在现有事业编制总量内,盘活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各市县(区)将建立统一管理、统筹调配的中小学教师编制“县管校聘”制度,采取“县域统筹、总量控制、动态流转、保障急需”的管理办法,保障城乡学校临时急需和阶段性用编需求。

  实施方案明确,中小学校长、教师按规定进行交流轮岗的,将保留原职称、岗位、等级。各市县(区)要完善教师交流轮岗配套措施,加强管理服务,推进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及公共厨房建设;要探索“编制在县,岗位在校”的无校籍管理,促进教师从“学校人”向教育“系统人”转变;要完善区域走教制度,可根据实际给予相应补贴,积极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

  此外,各市县(区)还将实施“银龄讲学”计划和“候鸟”人才计划,鼓励支持和公开招募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优秀退休教师,深入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市县财政部门将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予以经费保障支持。

  实施方案提出,要逐步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其中包括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对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依法调离教学岗位;制定中小学教师提质分类改革实施办法,对不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采取专业考核、交流分流、转岗退出等方式进行优化配置;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笫一标准,对师德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