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转型: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器”  

  一分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亚30所学校获得省级荣誉称号,吉阳区就占了11所,其中9所学校都是近两年获得此项荣誉。今年三亚3所幼儿园成功晋级首批“省一级幼儿园”,吉阳区占2所;小学综合平均分从163→194→206.2,提升43.2分;中考平均分从386→430→463.1分,提升77.1分,3年稳居四区之首。   

  这些成绩是吉阳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见证,3年来,吉阳教育一直在磨剑、追赶、超越!

  磨剑,来源于不断地改革创新。   

  重视“源头活水”。通过“不限期限和名额”方式,引进一批优秀校长和教师,建立“吉阳区教育人才储备库”。2017年,吉阳区成立教育智囊团,聘请三亚市实验中学原校长李致洪为智囊团首席顾问,为吉阳教育“问诊把脉开良方”,成立吉阳区教育命题工作小组,规划设计全年度备考及模拟测试工作,精准分析每一次测试数据, 多次带队向省内优质教育资源取经, 为吉阳区高标准高质量备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指导。  

  追赶,发挥“火种”光热。   

  被引进的好校长、好教师就是“火种”,正成为吉阳区培养提高本土好校长、好教师的引路人。“孩子就像种子,不需筛选、一视同仁、呵护成长,是我的使命。”引进人才王迎春不仅为南新小学带来先进的教学改革规划,更为这所深扎社区中的小学输送着柔风暖阳般的教育理念,将“种子教育” 贯穿于教学课堂中,为学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当王迎春离开南新小学、担任市二小校长时,南新小学许多老师留下了不舍的眼泪。聘请“银发精英”,助力吉阳教育大步前行。“以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教师培训,结合继续教育、国培计划、网络研修、专项调研、定向培训等,有时效有目标和针对性地培养教师队伍是我们打造本土人才强磁场的措施。   

  超越,是吉阳教育不断追求的精神气质。   

  师者,要深入挖掘学生的价值塑造潜力,让学生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精神。侯雪华说,吉阳区教育局打出组合拳,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全体教师按照每人每年4000元的标准发放餐补,按照人均1000元的标准为全体教职员工体检,将临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由原来的3300元提高到5600元; 强弱学校手拉手结对子;校长、老师坐班,下课时间做教研;开展趣味运动会,把泳池“安”进了学校,学生上培训班不花钱,“校内课后服务”破解“四点半”难题,陆续聘用具有国际认证、在市外国专家局备案的10位外教走进课堂 、涌现出不少“小小翻译家”,打造“阳光教育”品牌……许多先进教育理念走在前列!   

  教育是第一民生。“吉阳教育”的实践证明,创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是破解教育失衡、提质增效的关键!吉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华文表示,3年来,吉阳教育正不断抬高底部、缩小差距、提升质量,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享受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市政协党组成员、吉阳区委书记陈跃说,实现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协调发展,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3年厉兵秣马,久久为功,吉阳教育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向“造血”转型,吉阳区正向教育强区目标不断迈进!   

  精心播种,静待花开!吉阳区在肥沃的教育土壤里播撒的种子茁壮成长,将成为海南建设自贸区自贸港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