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年为官勤于政事,革除陋习,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第一能臣”
■陈捍华称是陈鹏年的第十代嫡系子孙,并公布了两幅先祖的画像
湘潭在线12月26日讯(记者 王超)今年76岁的陈捍华是雨湖区响水乡人。褪去农民身份的他,其实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来头——清康熙年间一代名臣陈鹏年的第十代嫡系子孙。作为历史知名人士的后裔,陈捍华没有四处声张自己的身世,而是甘为一介农夫,默默在稻田里耕耘了大半辈子。12月25日,年逾古稀的陈捍华,向外界公布了两幅陈鹏年和夫人谢氏的珍贵画像。
名人后裔的秘密
在过去的70多年里,陈捍华与3样东西打的交道最多:锄头、斗笠和泥巴。尽管已经告别农田多年,但从他那干涩渐衰的眼睛里,我们依然能觉察出几分他对土地的敬畏和热爱。
一身过时的衣裳,一口标准的乡音。单从外表来看,陈捍华与“农民”身份确实吻合。然而,远近的邻居、后辈族人或许不知道,就是这位与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农民,其实还有个特殊的身份——被康熙皇帝赞誉为天下“第一能臣”陈鹏年的第十代嫡系子孙。
陈捍华称自己是陈鹏年的第十代嫡系子孙,不是没有根据。
当天,陈捍华不但出示了《湘潭东雾山陈氏七修族谱》上关于自己的文字记载资料,还向外界展示了两幅陈鹏年和夫人谢氏的画像。
在这两幅用镜框装裱好的40×60规格的画像中,陈鹏年身穿绣仙鹤官服,带一品朝珠,顶戴花翎,威严四座。与此同时,其夫人谢氏的画像则向外界呈现出了一位温婉、端庄的当朝贵妇形象。
陈捍华告诉我们,幼年时期,家族中的长辈就和他们介绍了许多陈鹏年为官、做人的故事。现在,他作为这两幅历史珍品的第十代主人,深感责任之大,使命之重。
“如果不是家族内特别德高望重的人,我们一般是不会拿出来的。”陈捍华说,画像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而家族内目睹过它真容的人少之又少。
“作为廉吏的后人,我自豪!”
令我们感动的是,这位古稀老人对画像的爱护与珍惜,并没有随着年岁的流转而减少。“画像于我,就如同甘露于禾苗。甘露不在,禾苗自会跟着枯萎。”老人坚定地说。
一边是甘愿为泥土奉献毕生精力的朴实农民,一边是身披名人后裔光环的重臣后代。无论岁月怎样打磨历练,陈捍华始终选择对自己的身份守口如瓶。
他告诉我们,之所以一直保持沉默,一来是为确保画像的安全。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作为廉吏的后人,我感到由衷地骄傲和自豪。传承先人遗迹,任重道远。”
相关链接
湘潭县档案馆清史资料显示,陈鹏年(1663-1723),湘潭县人,历任浙江西安知县、江苏山阳县知县、海州知州、江宁知府、苏州知府,两次入武英殿修书,晚年官至河道总督。他为官勤于政事,革除陋习,开仓赈灾,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能臣”,雍正皇帝下旨厚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