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期
由于校际之间差异和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今年海口小升初实行优质初中学校划片就近和指标到校相结合的招生办法,政策一出激起千层浪,有家长质疑一般小学名额少,有家长称74张奖状换不来申请表……指标到校到底是教育均衡还是关门拼爹?
海口优质初中招生方式有变,阳光招生首次实行“划片就近+指标到校”。一些家长开始担心优质中学指标到校是否对优质初中招生划片区内的生源不公平?是否有违“户籍优先”和“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原则?是否会给各学校、教师和家长间的灰色交易提供空间?……
看到校指标的推荐程序,先由学生申请,再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组成的班级审核工作小组审核、综合比较,遴选出优秀学生报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再分类排名,最后校长同意后签字。整个过程犹如让学生们过了一次次筛子,而筛子网眼的大小,没有统一的标准,完全是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初步决定,以及由校长最后签字。如此一来,争指标就成了争班主任、科任老师和争校长,这其中会不会产生暗箱操作,相信谁也不敢打包票!
如果说指标到校全由校方做主,决定推荐谁便推荐谁,甚至连推荐的过程和结果都没有充分的公示,哪怕是所有家长都毫不知情,那么就必然会出现一种可能,那就是腐败的滋生,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当下,重点和名校的指标可谓是香饽饽,谁都愿意花钱买到这样的指标……
海口教育局这种一锤子买卖,单纯指标到校,然后让各学校制定自己的标准推荐,是哪个脑残定的?这不是教育资源的公平化,而是加剧了家长的不满。公布细则太晚,各学校还不知道如何进行操作,家长不知所措//海口指标到校生名额推荐受质疑 家长欲申请门都没进去?
指标如何分配确需公平考虑,但不能简单以将状多少为指标来判断——【74张奖状换不来申请表?海口小升初指标到校生分配遭质疑】
108:1,指标到校名额分配给教育公平泼了瓢冷水
报纸上看到孩子所在学校拥有优质初中指标到校名额之后,海口一所学校的几名小学毕业生家长抱着孩子所得的一摞摞奖状,兴冲冲赶往学校。没想到的是,他们折腾了一整天,也没有获得填写《入学意向表》的机会。(7月1日《南国都市报》)对此,有媒体认为这是:指标到校,关门拼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