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6月13日讯(记者孙慧)6月13日,“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优化自然资源要素供给”专场在海口举行,相关部门介绍土地供应、用地用海审批等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等相关情况。

  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副厅长程春满介绍,省资规厅实行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跟踪服务、用地报批“预审查”“周清零”制度,对省重大项目实施容缺受理和会审,项目补齐材料后随即报省政府,平均审批时间不超过7天。此外,全省资规系统持续开展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攻坚行动,建立“督帮服”一体工作机制,通过部门协同、上门服务、优化审批、政企对接等措施聚焦解决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强化要素保障政策集成供给。

  今年以来,全省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批准面积、新增确权用海面积均实现增长。截至5月底,全省已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274宗,新增建设用地面积2.93万亩,同比增长77.5%,占2023年全年的56%。已批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8个,共计0.92万亩。全省供应建设用地2.58万亩,同比上升19.2%。其中,以招拍挂等方式出让5068亩,土地出让价款约8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2%、26.5%。全省新增批准用海28宗,批准用海面积2.68万亩,同比增长52%;实际征收海域使用金2.83亿元,同比增长115%。

  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助力项目落地达产。截至5月底,全省295个省重大项目中,238个项目已具备开工条件,要素保障完成率81%;剩余57个项目中的17个预计能在6月底前完成农转用报批,1个用海项目预计6月底前完成临时用海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