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海南省财政推进园区产业集群 811家企业入驻老城开发区

来源:南海网 2014-04-24 14:24:03

  护

  护,守护,呵护。

  碧海蓝天白云,是永不褪色的金饭碗,值得骄傲,更需呵护。因为,愈珍贵愈脆弱。

  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海南实施“绿色财政”,建立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培育支撑海南长远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

  3年安排资金6.24亿元发展现代农业,今后每年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园区发展,稳步推进“营改增”打造“海南服务”……大手笔投入正换来海南产业一路向绿。

  澄迈美朗村

  村子美了游客多了

  海南省财政推进园区产业集群811家企业入驻老城开发区

  澄迈美朗村大力发展乡村游,图为村中一景美朗双塔。本报记者苏建强摄- 本报记者 况昌勋 通讯员 杨涛

  4月3日,从澄迈金江镇驱车赶往扬坤村委会美朗村,一路古木葱茏,曲折盘旋来到村口,才豁然开朗。只见一弯清水中,两座石塔矗立村口。石塔周边树木遮荫,草地葱绿,干净而清新。旁边有一口古井,一口古泉,几个妇女正在浣洗衣裳。

  “村子是这两年变美的,过去,石塔周边杂草丛生,到处都是垃圾。村道是泥土路,下雨就泥泞不堪,畜禽的粪便四处流淌,没法走路,连古井和古泉也被污染。”村支部书记陈堂文说。

  2013年7月,国务院综改办把我省确定为首批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推进省份后,我省选择海口琼山区、琼海、澄迈、万宁、儋州、琼中等6个市县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各级财政共安排1.75亿元。

  由于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量比较大,省综改办要求各试点市县区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形成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13年澄迈县整合了农村道路通畅工程资金、文明生态村建设经费、小城镇建设资金、文物古迹维修资金、农村厕所改造资金、农村垃圾收集转运项目系统及垃圾处理经费等1.2亿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美朗村就是其中建设的美丽乡村之一。如今,村道换成了古朴的青石板,村里干净清新。而且村里配了保洁员、垃圾桶、垃圾车等,垃圾采取“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方式,运出了村。

  “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周末一天有一两百人,村里准备开一个农家乐。”陈堂文说,村民的观念也变了很多,致富的点子越来越多。

  目前,我省6个试点市县区共整合各项资金2亿元,加上各级财政奖补资金1.75亿元,共3.75亿元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确保了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我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扶持绿色产业———

  “绿财政”呵护“金饭碗”- 本报记者 况昌勋 通讯员 杨涛

  财政“蛋糕”越做越大,但如何花?如何以钱生钱、生高质量的“钱”?

  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海南省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道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省财政厅,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通过财政杠杆作用,扶持园区发展,杜绝“村村点火、处处冒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绿色产业、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财政支持推进园区产业集群

  “这是今年1月22日,工信部等部委认定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海南独此一个;这是2013年12月18日,科技部等部委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也是海南唯一一个。”4月3日,在位于老城经济开发区的海南生态软件园孵化楼前,海南省生态软件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会清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漫步于海南生态软件园,可以发现,经过5年多的建设,这里已经成为海南信息产业重要基地。截至2014年2月,海南生态软件园入园企业数达到323家,职工超4000人,其中软件信息服务类企业占了70%。而整个老城经济开发区,到去年年底入驻企业达到811家。

  “老城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得益于省财政的支持。”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老城开发区获得了1.92亿元的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推动了一批项目的实施和投用,改善了道路交通、港口码头、电力输送等各方面基础设施配套条件,有力地推进了园区产业集群。

  10亿元专项支持园区发展

  2012年6月14日,我省举行了第一次全省产业园区发展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改变“撒胡椒粉”的作法,集中财力办大事,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整合各类专项资金等办法,筹集10亿元左右设立园区发展基金。

  岛屿环境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产业承载能力不足,产业发展特别是工业的发展,必须走园区化的道路。省财政厅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通过公共财政预算、省级土地出让收入和其他财政性资金安排,并整合省工业发展资金设立海南省产业园区专项资金。从2013年开始,每年筹措10亿元,力争3至5年资金规模达到30亿元至50亿元。

  此外,还通过现有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在项目安排上向产业园区倾斜,支持市县政府使用自有资金和中央代理地方发行债券资金加大产业园区投入等方式,加大园区的投入。

  园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有力助推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2013年,我省洋浦经济开发区、老城经济开发区等6个产业园区共招商签约项目84个,签约资金1395.13亿元,实际落地项目44个(含上年度签约项目),到位资金446.9亿元。

  离岛免税风生水起

  “来三亚,逛免税店。”4月4日,来自湖南的游客李清杏,走进免税店,挑选着自己和朋友委托的商品。

  离岛免税政策实施以来,“免税购”这一元素悄然加入海南旅游中,让海南旅游产品结构由过去的观光为主向观光、购物并举发展,推动了海南旅游业及衍生服务产业快速增长。截至2013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年均增长率83%,占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由2011年的1.3%增长到2013年的3.39%,对拉动内需产生了积极影响。

  作为创新度非常高的一项政策,离岛免税政策自2011年试点实施以来,改革创新的进程从未停止,并不断深入。2012年,政策试点仅过了一年多,中央就根据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政策作出了调整,将离岛免税额度提高至8000元,购物品种也增加到21种。

  “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发文明确,离岛免税政策只赋予海南,将不再受理全国其他地区提出的政策申请。这确立了离岛免税政策的全国专属地位。”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海南将用足用好离岛免税政策,通过改造扩大免税店营业面积、改善免税购物模式、优化免税商品品牌结构等方式,不断提高离岛免税政策管理水平,丰富旅客购物体验。

  打造“海南服务”新高地

  相比“中国制造”的声名鹊起,“中国服务”的头衔显然还不够响亮。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将打造“中国服务”新高地。去年8月,我省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及扩围工作,实施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优惠政策,取消、降低和免征7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效减轻了服务企业税收负担,同时激发了企业采购现代服务的积极性,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

  在营改增试点等的推动下,2013年第四季度海南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55.22亿元(2012年同期398.8亿元),同比增长14.15%,高于前三季度13.05%的同比增长率。2013年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518.70亿元,对GDP贡献率达到48.27%,高于2012年的46.91%。

  财政杠杆撬出海南品牌农业

  海南省财政推进园区产业集群811家企业入驻老城开发区

  每年冬春,我省700多万吨的瓜果菜,运往全国170多个大中城市。

  海南光温充足、雨量充沛,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美誉,是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和冬季农业的黄金场所;仅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就成为全国人民的冬季“菜篮子”和“果盘子”,热带特色农业初步形成。

  不过,在新的起点上,我省农业仍然处于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省财政通过集中资金投入、支持优势特色、抓住关键环节、下放审批权限、改革资金拨付方式等,有效建立起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较好实现了产业明显发展、结构明显改善和农民明显增收的目标。

  农产品注册商标2800余件

  3月17日,由上海商委、上海市副食品行业协会、副食品公司等组成的代表团考察海南瓜菜基地。沪琼双方签订协议,在上海17个区的各个五星级菜市场(超市)设立800个海南农产品专营区,集中销售海南瓜果菜、水产品及农副食品等。

  “干净的土壤,干净的水,干净的空气,生产出干净的瓜果菜。”上海市副食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高桂铭说,“海南优良的生态环境,从根子上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近年来,海南农产品逐渐在内地省份打出了声誉,仅2013年就在北京、沈阳、上海等地建设了直销专营店。

  海南品牌农业的打造,得益于财政的“撬动”。为实现我省最具优势、最具潜力、与农民增收关联度最高的瓜菜和生猪产业的跨越式发展,2011-2013年,省财政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6.24亿元,集中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针对我省瓜菜产业设施建设落后、病虫害较多,生猪产业规模化养殖水平较低,生产能力不足等实际,省财政厅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题调研,并按照“看得见、摸得着、有指标、能考核”的要求,选择了瓜菜产业的“标准化种植设施大棚”和生猪产业的“标准化养殖小区”,作为财政资金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

  截至2013年,我省累计注册的农产品商标有2867件、涉农商标数量3308件,其中涉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有8个、省级著名商标83个、地理标志产品8个。全省“三品”认证产品52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45个、绿色食品24个、有机产品78个。

  改善农田质量夯实农业基础

  “现在车子直接开到田洋,方便了很多。”4月3日,澄迈老城镇罗驿村村民李述林对前往采访的记者说道。

  从去年开始,政府投入资金对罗驿村5900亩田洋进行了标准化整治,修建了8条主干道、19条支干道和14条生产道,极大方便了运输瓜菜的车辆进出田洋。

  “以前没有路,我们都是挑出来的。”李述林说,政府还修了灌溉、排水渠道,打了3口抗旱井,这块田洋不再是“望天田”。

  田洋的质量提高了,李述林的钱包也鼓了起来。“过去这里只种水稻,后来是两造水稻一造菜,而现在,灌溉、排水条件好,可以种两造菜一造水稻。”

  据悉,2009-2013年,我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共投入13亿元,年均增长36%,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211宗,新建、改造渠系长度2874km,新建、改造渠系建筑物22327座,配套整治水源工程216处;同时,修建通车渠堤(机耕路)1412km,机耕桥2620座,极大改善了农田质量、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

  初步估算,5年时间我省新增灌溉面积12.48万亩,恢复灌溉面积68.2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7.41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8万亩,新增节水能力3.15亿立方米/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2.18万吨/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4.32亿元/年。

  触摸民声

  产业园区专项资金

  就是“及时雨”

  2013年海南生态软件园起步区、“美仑第三时间”热带风情商业街、C地块及青年创业街区等四个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0.65亿元,其中贷款贴息申请金额0.45亿元,投资补助申请金额0.20亿元。产业园区专项资金有效缓解了公司资金压力,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今年12月,美仑第三时间热带风情商业街也将投入使用,商业街包括时尚购物广场、餐饮一条街、咖啡长廊、电影院等,为园区工作人员提供除去休息、工作之外的第三个”八小时“生活。

  ———海南省生态软件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会清

  道路五纵八横

  游客四面八方

  去年,老城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完善了很多,基本建成了“五纵八横”主要道路。我们从事的是健康管理与休闲养生项目,道路的完善,方便了顾客前来。

  ———海南熙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黄彦辉

  农田整治好了

  咱们腰包鼓了

  以前农田没有整治,田间没路,种瓜菜要挑出来,而现在车子就能开进去了,方便、省时。水的问题也解决了,三口抗旱井,灌溉排水渠道都建好了,不会像以前那样雨季涝、旱季干。

  ———澄迈县罗驿村村民李述林

分享到:

相关报道

微爆料

新浪海南城市

掌握海南城市时政资讯,关注海南城市建设发展,打造海...

|爆料

最新播报

城市资讯榜

  1. 1海南春游翻车事故涉事车获运输证遭质疑
  2. 2海口:千名高中生举行18岁成人礼
  3. 3东方市房管局方便办事群众 审批事项提速
  4. 4东环铁路五一小长假满图开行30对动车组
  5. 5本周海南中后期气温较高 周末有雷雨来袭
  6. 6海口严打非法采砂 南渡江水上巡查将常态
  7. 7妈祖诞辰1054周年 海口举行纪念祭典千余人参
  8. 8儋州八一中学学生疑似食物中毒 调查结果为偶
  9. 9原三亚运管处两名干部收钱为“黑车”打保护
  10. 10琼菜烹饪大赛海口落幕 38位选手获金奖

专题更多>>

2014第六届世界杯木球锦标赛

“2014第六届世界杯木球锦标赛9月三亚举行[详情]

城市名片

旅游名片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