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设带状湿地公园,立法保护东寨港红树林,强制拆除侵占湿地的违法建筑——
海口:湿地的轮回
核心提示
4月9日,海口市龙华区组织300余人,对海口市南部生态湿地保护带范围内的3.7万平方米违法建筑进行强制拆除。
一排排壮观的违建仓库轰然倒塌,环保人士拍手称快,这既表明了海口保护湿地、建设湿地之城的决心,也说明我省在湿地保护中存在一些亟待正视的问题。
海口湿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6%,中国五大类型湿地海口均有存在,这些湿地资源弥足珍贵。
面对湿地逐渐消失的普遍现象,海口已着手湿地公园的规划。专家们提出海口必须加快湿地公园体系建设,以此推动湿地资源的保护,引领21世纪绿色生活方式,打造“湿地之城”为海口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海口在建设湿地公园体系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一城带水天赐福地,海口堪称“湿地博物馆”
规划四大公园 更好保护湿地
海口大样村委会坡崖村南侧紧挨着绕城高速,东侧为迎宾大道。海口市政府已决定将迎宾大道两侧1500公顷范围建一座开放式公园,进而保护这一带野生稻、农田和星罗棋布的水资源。
4月20日傍晚,乍暖的天气略感闷热,但坡崖村的水田周边凉爽宜人。
对海口来说,主城区的南部生态绿带东起南渡江,西至火山口公园,北临椰海大道,南临绕城高速公路,东西长度约为16.5公里,南北长度约为4公里,面积约为6180.28公顷,由东至西分布着白水塘、沙坡、羊山、永庄等水库,曾规划为四大森林湿地公园。
“除了南部羊山地区的水库、坑塘和稻田湿地,加上东部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南渡江入海口典型的河口水域,西部规划建设中的五源河水系,以及北面大海边的浅水海域,整个海口完全称得上是一座湿地之城。”海口市政协副主席丁竹说,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海口保留的这些资源弥足珍贵。
资料显示,海口湿地总面积17500多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7.6%。其中河流面积3800多公顷、湖泊面积11.9公顷、滩涂面积4500多公顷、坑塘面积6000多公顷、水库面积3000多公顷。其中,以羊山地区湿地资源最为丰富。
据香港嘉道理中国保育驻海南保育主任卢刚等人所作的《海口羊山湿地快速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显示,羊山地区北部和东部存在数量众多、类型各异的湿地,涵括了淡水泉、河流、洪泛区、沼泽、湖泊、水稻田、池塘、水库等湿地类型,堪称“湿地博物馆”。
海口目前还未建有国家级或省级的湿地公园。自2005年我国进入湿地公园建设热潮七年后,海口于2012年才真正开始启动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事实上,2011年海口着手南部生态绿带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就已经有意识地依托几大水库,留出了永庄、沙坡、白水塘、玉龙泉四大湿地森林公园位置,可以围绕海口主城区形成一个自西向东的城市公园带。
2013年9月,四大规划湿地森林公园其中的两个(沙坡水库、白水塘)进入操作阶段,海口市委市政府将其特别列入2013年的为民办十大实事中。省委书记罗保铭对此作出批示:“海口为建四大湿地森林公园做出规划、定出决策,是有远见之举。”
城市的扩张与湿地的保护如同一场竞赛,众多专家、学者、政商界人士都在为保护湿地而奔走。近日海口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研究院相关专家组成课题组,形成了《加快湿地公园体系建设,提升海口生态环境品质》调研报告。
而海口市政府近年也明显加快了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步伐,南部生态绿带慎重立项,利用文化体育项目带动西部五源河水系建设。
过去
自然恩赐湿地丰富
海口的湿地资源不仅丰富且分布广泛,五大类湿地海口都有分布,全国细分的42种湿地小类中海口也占了17种
“不是说水草萋美之地才是湿地,我们首先得理解湿地的类型。”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王旭解释,参考国际上的《湿地公约》,中国湿地分为浅海水域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人工湿地五大类。
对于一个坐落在火山地貌上,地下水资源丰富,全岛最大河流南渡江入海口的滨海城市,海口的湿地资源不仅丰富且分布广泛。五大类湿地中海口都有分布,其中最为丰富和多样的是近海与海岸湿地。全国细分的42种湿地小类中,海口也占了17种。
“这说明海口的湿地类型比较齐全,具有天然的优势和特征。”王旭认为,近海及海岸湿地是人类赖以维持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一种重要自然资源,具有复杂的环境特征、生态系统结构及丰富的资源和环境保护功能。而在海口市西海岸和东海岸拥有类型齐全及面积宽广的近海及海岸湿地。
海口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湿地。红树林是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红树林湿地是热带海岸一种重要的自然生态景观。我国红树林的自然分布区主要在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及香港地区的河口港湾的潮间带。但无论以面积大小还是以红树植物物种数的多少,都以海南为最,尤其是位于海口市的东寨港红树林集中连片生长,树木高大,有林面积为2065公顷,并且是我国七个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中的唯一的红树林湿地。
海口湿地环境的多样性,必然形成生态系统的复杂多样,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生长栖息之地,重要的鸟类越冬、繁殖、迁徙和停留地。
据调查,海口目前尚有湿地植物439种,湿地野生动物514种,其中鸟类达126种。每年到海口越冬的鸟类超过数万只,其中白鹭最高峰时达2万只左右。以海口羊山地区为例,动植物种类极为丰富,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1种(蟒蛇),国家II级保护动物12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3种(水蕨、水菜花、野生稻)。尤为难得的是,这3种珍稀的水生植物在羊山湿地分布甚广,数量较多。
现在
亡羊补牢积极应对
海口滨海湿地1991年为1600多公顷,2001年减少为1400多公顷,2008年进一步减少到1300多公顷,每年以0.03%的速率递减
海口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张波有心收藏了近十年以来的海口卫星地图,“从卫星图上看,海口的基础设施范围和建筑面积一年比一年增长,那些曾经被称为荒地,涵养着地表水的地块正在被一个个项目取代。”
之所以说湿地面积锐减,有调研报告指出“海口市现有的湿地总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近一半”。专家认为,对湿地的盲目开垦、改变用途及城市开发占用,是造成海口天然湿地消失的重要原因。
如位于海口东部的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面积从1959年的3200多公顷减少到1989年的1600多公顷、1996年的2000多公顷、2002年的1552.6公顷和2014年的1578.2公顷,从1959年至2014年有50%以上的天然红树林被毁掉。红树林湿地被转换为经济林种植田、水产养殖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
一项对海口市滨海旅游区的研究表明,滨海湿地面积在建省之初的1991年为1600多公顷,2001年减少为1400多公顷,2008年进一步减少到1300多公顷,每年以0.03%的速率递减。海口市潮间带滩地面积由上世纪80年代的364公顷减少到现在的几乎为零。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无数的湿地消失了。”王旭指出,这是全球性的问题,内地城市均普遍存在此现象,并非海口独有。
分析湿地退化和消失的原因,首要来自城市建设的威胁。如1991-2008年近20年的时间,海口滨海地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1.2万公顷,增加了3倍多,建设用地面积年均增长1.09%;再如在椰海大道以南的羊山地区涵括了淡水泉、河流、洪泛区、沼泽、湖泊、水稻田、池塘、水库等湿地类型,堪称“湿地博物馆”,然而近来出现的大型房地产和旅游项目,湿地被破坏和占用的情况堪忧。
此外,在城市建设中,人们对湿地在思想认识上存有不少误区,认为湿地易滋生细菌和各种病害,于是许多湿地被填平,然后人工种上些花花草草;又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的持续扩张,连片湿地被占用和切割,集中连片的大面积的湿地迅速减少,湿地出现功能性退化;与此同时,湿地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富营养化现象不仅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也使湿地水质恶化,功能衰退;过度开采地下水和固体废弃物堆积等原因,湿地蓄水能力降低,水深变浅,水量变小。
“湿地锐减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专家们认为。为此,海口市政府正以积极的态度,行“亡羊补牢”之力。
未来
绿色轮回绿色生活
从上世纪70年代“向大海要生产力”填海造地,到认识并决定恢复生态建公园,三江万亩湿地,走了一个绿色“轮回”
2014年下半年,海口用了4个月的时间,向国内外设计团队发出邀请,就《海口市三江湿地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举行竞赛。60家设计团队中,最后角逐的3家公司来到规划区实地考察时,立刻感觉到不轻松——要在大小数百块虾塘上解决防洪堤坝去留、水资源利用、红树林恢复、产业转变、景观特色、环境融合、社会发展等等难题。
对海口东寨港红树林的生态恢复决心,始于2014年3月,省委书记罗保铭的期望:要下决心退养还林还海,恢复中国最大面积的红树林,打造惠及海南人民和子孙后代的万亩红树林湿地公园。要求海口市加快通过人大立法,明确红树林湿地及湿地公园的四至范围和保护规划,严格确定不允许开发的保护红线,公布于众,接受监督;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利益染指这片红树林宝地,要把它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造福后人。
此后海口市委、市政府根据罗保铭书记的讲话精神,将农垦管理体制改革中移交给海口市管理的位于国营三江农场三江湾的近万亩水产养殖地规划为红树林湿地公园,大面积种植和恢复红树林,并通过人大做出决定加以保护。
从上世纪70年代“向大海要生产力”填海造地,到认识并决定恢复生态建公园,三江万亩湿地,40年光阴再次回到原点,走了一个绿色“轮回”。
《海口市三江湿地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竞赛最后是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凭尽可能地考虑各项要求,以及可操作性取得了最后胜利。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景观系主任刘滨谊教授认为,此公园竞赛方案的难度在于,除了营造旅游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还需进行三大轻重缓急的专业切入,即风景园林与景观的切入,旅游项目策划、业态规划、后期管理的切入,村镇产业社会规划的切入。
“未来,海口应该因地制宜建设多类型湿地公园。”王旭表示,如以处理污水为主要目标的湿地公园,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教育为核心的湿地公园,以生态教育、休闲旅游为主题的城市湿地公园等等。
公园的建成毫无疑问会提升海口市民的生活品质,增加旅游和地产的吸引力,同时也会带来人们生活和消费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人开始加入绿色出行队伍,21世纪的城市应该在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中处处渗透环保理念。”王旭认为。
如何监管?立法保护
对湿地的调查,记者寻访了林业、园林、水务、国土、地矿、环保、海洋、住建等部门,发现这些部门有的管一部分,有的管了一阵子,有的还没时间研究怎么管。
事实上,课题研究组在调研时,也发现当前的湿地管理体制至少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政出多门,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二是按行政区管理,有些湿地跨越两个或多个行政区,如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分属海口和文昌两市。
对此,专家们提出要根据湿地的规模和重要性,成立不同级别的湿地管委会,成立跨行政区的湿地保护协调小组。而我国于2013年5月1日正式实施《湿地保护管理规定》,海口市应在此框架下,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整合与湿地有关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和实施《海口市湿地保护条例》。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湿地保护“一区一法”建设,加快制定东寨港红树林、沙坡—白水塘等重要湿地的保护条例。湿地水状况修复如通过修建引水渠等水利工程来实现。
如何布局?
分门别类
专家们提议,海口湿地公园布局可以从不同等级角度和不同类型角度考虑,通过丰富多样的湿地公园布局,建一座湿地之城。
从不同等级角度考虑,海口可建设1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公园,其范围包括东寨港整个区域,包含海口市和文昌市管辖的区域;建设1个省级湿地公园——白水塘—沙坡城市湿地公园;建设2-3个市级湿地公园——永庄水库湿地公园、南渡江入海口湿地公园;建设若干个区(县)级湿地公园——红城湖湿地公园、五源河湿地公园、东湖湿地公园、东坡湖湿地公园等。
从类型角度考虑,建设覆盖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5大类湿地公园。近海及海岸湿地公园,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公园、五源河湿地公园、东湖湿地公园、南渡江入海口湿地公园等;河流湿地公园,五源河湿地公园、南渡江入海口湿地公园等;湖泊湿地公园,白水塘—沙坡湿地公园、东湖湿地公园、东坡湖湿地公园、白鹭湖湿地公园等;沼泽湿地公园,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公园;人工湿地公园,东湖湿地公园、东坡湖湿地公园等。
如何开发?
生态为重
调查中,专家们普遍担心湿地资源被过度或不合理利用。
“湿地公园是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等多项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是体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一个综合经济—社会—环境生态体系。”王旭认为。
以海南岛西北部某房地产红树林公园项目为例,该公园建成后,无论从哪个角度拍摄影像,都有房地产楼盘进入画面。湿地公园的过度房地产化,将影响湿地景观,不利于湿地的整体保护与利用。
再以红树林修复为例,引进的红树林树种虽然生长速度极快,但专家们也发现它们侵占湿地生物生存环境,不利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为此已经采取了立规管理等措施。
一些湿地公园修栈道时,直接将其建在滩涂上,卢刚为此疾呼:“滩涂是鸟觅食的地方,不可过多占领。”
某公园在旅游目标定位上,表示要达到年到访游客量50万人次,还要打造游人如织的不夜城。生态保护专家听到后,惊呼“灯光污染、噪声污染等都是湿地生态的污染源”。看来,海口乃至海南都亟需对公园投资者和管理者进行生态系统保护理念的培训。(本报海口4月23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