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西环高铁对海南西部的旅游推动十分关键。刘荆洪教授,你作为我国著名科普作家、文化学者、旅游专家,你能谈谈海南西部的自然旅游资源现状吗?

  刘荆洪:海南西部与东部相比,旅游资源并不逊色。首先,西部具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临高的马袅湾、后水湾、龙门激浪风景区、排浦湾、昌江的棋子湾、乐东的龙腾湾、龙栖湾、龙沐湾等,都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其次,西部集中了海南主要的森林旅游资源。例如,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霸王岭自然保护区、七仙岭等等。再次,海南西部有奇峰石林、天然溶洞等独特的山地旅游资源,还有儋州的蓝洋温泉、儋州的松涛水库等丰富的湖泊旅游资源。

  由于昌江具有丹霞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特质,石壁陡峭如削,色如霞光,其纹路肌理仿佛泼墨上去,组合成一幅幅千奇百怪的图画。沿着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的南尧河往东方猴弥岭逶逦而行,仿佛“十里壁画长廊”绵延不绝。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专家考察后认为,石花水洞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都罕见的石花溶洞,形成于140万年以前,石花水洞由旱洞和水洞两部分组成,总长约5公里。坐船从地下河走出,宛如游览龙宫,极为神秘;洞外怪石林立,有些怪石上面附着一亿年前古生物化石。石花水洞的卷曲石,堪称世界一奇。

  “龙门激浪”是一个典型的海蚀火山遗址,大约形成于6500万年~1万年前,来自峨蔓岭的渣状熔岩流到此处时,冷凝成为渣块熔岩,后经海浪不断侵蚀,造成底部岩石垮塌,只留下一个穹隆形状的熔岩穹门——龙门。穹门高30多米,宽20来米,中空通风,岩石呈拱形,北风掀浪,撞于石门,鸣声如鼓,回响10余里。

  记者:刘荆洪教授,海南西部的人文资源如何?

  刘荆洪:海南中西部的人文源远流长。儋州拥有1300年“州城”历史的中和镇,有1200多年历史的全国最早日晒制盐的古盐田,还有900年历史的东坡书院。自古以来,海南西部在非物质文化方面,有儋州调声、海南军歌、临高木偶戏、黎族“三月三”风情及黎族树皮衣、制陶、钻木取火等传统民族工艺。海南西部的民间剪纸、民间花灯、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等也独具一格。哩哩美和儋州调声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儋州故城和东坡书院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南黎苗同胞主要居住在海南岛中南部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西部的临高县有独特的人偶同台木偶戏,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每年中秋为儋州民间歌节。“船型屋”、“筒裙”、“竹筒饭”、山兰酒和黎家“三月三”都体现了黎族颇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海南的黎苗族都能歌善舞,黎族比较有名的是竹竿舞、舂米舞和钱铃双刀舞,苗族较有名的是跳月舞,还有令人惊叹的上刀梯。

  记者:据了解,海南西部是传统工业、新型工业和能源工业集中布局的区域,也是热带农业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

  刘荆洪:是的,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制盐遗存——洋浦千年古盐田、东方八所、新街、墩头、四更等近代制盐镇盐场、莺歌海现代盐场,具有观光、学习、考察、体验、养生的旅游价值。还有富铁矿储量占国内71%、品位居全国第一的石碌铁矿,有乐东金矿等现代矿产观光资源。现代工业主要有洋浦、东方的天然气工业、石化工业、化肥工业、造纸工业、钢铁工业、电力工业等。

  千年盐田干冲遗痕。洋浦的千年古盐田,依然活跃着一群以晒盐为生的老盐工。这片古盐田有750亩,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传说是从福建莆田迁移而来的盐工所造。往日“煮海为盐”的盐工们凿石为槽,用之盛放海水,再借助烈日暴晒,开创了日晒制盐的先河。

  记者:东坡文化、黎族文化等历史文化游;东方、昌江的黎族古民居;儋州千年古盐田、昌江远古制陶等可以作为工业旅游……这些极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整合串联开发,有学者认为其整体优势甚至超过东南亚地区。你认为海南西部旅游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刘荆洪:一是海南西部旅游与东部旅游缺乏互动。海南西部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霸王岭、尖峰岭等森林生态游。海南的旅游产品主要是东线4天3晚、3天2晚等常规旅游。其产品是大同小异,产品无法形成差异化,结果导致旅行社之间的价格竞争,造成市场的无序竞争,且很难吸引回头客。要想吸引回头客,除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发展海岛休闲度假旅游外,随着西环铁路的开通,开发西部新产品,才能够吸引回头客。

  二是海南西部旅游缺乏对东部旅游旺季的分流。海南西部应该形成新的旅游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海南旅游。海南旅游主要在东线,这就造成了在淡季时,单靠东线旅游产品吸引游客竞争力不强,而到了旺季时,又由于游客过于集中在东线,导致供应紧张。如果西部旅游发展起来,既可以在淡季时增加海南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又可以在旺季时将一部分客人从东线分流到西线,从而缓解东线供应紧张局面。

  三是海南西部旅游缺乏东部的交通优势。海南西部不同于东部,海南的西部拥有多样的地质地貌景观,由此形成的溶洞、奇石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在椰风海韵和热岛凉山的“蓝”“绿”吸引外,西部更多了一种粗犷、大气磅礴的缤纷五彩,更多了一份历尽沧桑的阳刚之美。可是,西部旅游的交通,没有东部旅游交通那么流畅,缺乏东部的交通优势。

  四是西部旅游存在同质化现象。在海南西部仅1.32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竟拥有如此多样化、高密度的地质地貌资源、动植物资源和原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不仅在海南独树一帜,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少有的。可是,西部旅游资源,有很多相似之处,产品同质化严重,这势必造成西部各景区景点之间的恶性竞争。突出产品的差异化,形成各具特色的产品优势,并且实现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划,实现资源与旅游产业的有效整合,把西部各景点开发成产品各异的整体产品,才能实现与东线常规产品抗衡的优势。

  记者:高铁站不能仅仅作为一个交通中转站,其附近规划应承接高铁经济,联合相关部门,建立旅游交通换乘工程、旅游环境优化工程、旅游配套设施提升工程、旅游秩序整治工程、旅游市场推广工程,把对接高铁旅游工作,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刘荆洪教授,想请你谈谈怎样才能够发展海南西部旅游,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刘荆洪:一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虽然西环铁路的开通,有利于发展西部旅游。但是,由于西部的许多景点都是山区,远离中心城市,需要较长的车程,外部交通仍是制约因素。中西部地区的旅游还是处于萌芽阶段,景点景区、饭店餐馆等各方面的建设都还比较滞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因此落后于东部地区。下一步,应该借助西环铁路的开通,完善西部地区的旅游饭店、餐馆、购物等配套设施建设。

  二是政府支持加快西部旅游开发战略。希望借助西环铁路的开通,得到政府对西部旅游发展的重视。中西部地区旅游发展起来,才能带动西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也只有东、中、西部都发展起来,改变海南旅游“东热西冷”的状况,才能够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

  三是构建一级、二级、三级旅游集散中心体系。借助西环铁路的开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东部地区来说,比较落后。旅游的配套设施,仍然不够完善,景区内部道路网、供水供电、住宿餐饮等都比较薄弱,无法适应对外开展热带森林旅游和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的需求。高铁时代,游客的分流对旅游集散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构建一级、二级、三级旅游集散中心体系,依托海南西环高铁站,开展旅游公交客运,开辟重点景区旅游专线,建立游客服务中心,构建城市内外交通转换和城市内部客运组织双重职能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与对外交通场站形成无缝对接。

  四是借助西环铁路的开通解决产品同质化的问题。西部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规划和开发,西部其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合理的利用,以致游客来海南,难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环岛游。游客在时间、空间配置方面,难以得到优化。如何高水平策划、高起点开发,使西部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发挥作用,是海南不能推却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