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记者李磊 通讯员钟一鸣

  是什么,让候鸟老人曹玉堂的故事在这个春天引发了一股暖流?

  4年不分寒暑,在定安县雷鸣镇农村小学义务教授英语,曹玉堂和农村娃们心手相依,在2016年海南省两会上赢得省长刘赐贵的点赞,赢得社会的一片赞誉。

  省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海南“候鸟”群体约110万人,其中不乏来自各地的高端人才。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长刘赐贵在参加市县团分组审议时指出,要充分发挥海南生态优势,吸引各类高端“候鸟”群体来海南度假休闲的同时,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建好“候鸟”管理平台,出台激励“候鸟”为我所用的政策措施,积极为“候鸟”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

  候鸟型人才深入海南经济社会民生事业建设的“血脉”已非个例。在优良生态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影响下,他们正汇聚成为琼岛的一股新兴力量服务于各个领域和人民群众。

  资源到底多丰厚?

  大量“候鸟”人才各市县越冬

  远离雾霾,气候温暖,森林覆盖率超过60%,空气质量和海水水质位居国内一流,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成为吸引岛外人才的最大魅力,每年冬季都会有“候鸟”人潮涌入海南,形成独特的“候鸟”人群。

  城市户籍人口约58万人的三亚,每年冬季接待旅居游客人数高峰时超过百万人次。万宁市区兴建的大型住宅小区,购房者多是来自西北等省份的高校教师,其中不少是国内高端课题研究者。

  纵观海南“候鸟”人口的演变过程,大体分为三个时期:1988年-2000年为萌发期,2001年-2008年为发展期,2009年至今为激增期。大量“候鸟”人群涌入海南,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思考:这些人群里有没有人才?这些人才可不可以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