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开展口述史调研

  据了解,《更路簿》产生于帆船时代,新中国成立后,机动船开始替代帆船,其使用价值开始逐渐减弱,而随着海上卫星定位系统投入使用,《更路簿》开始淡出历史舞台。

  帆船时代渔民的生产生活,只能通过老渔民的讲述才能逐步清晰。然而,目前,省内80岁以上渔民的人数日益减少。

  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所所长高之国就透露出担忧:“我们计划对《更路簿》的研究还没有做,而那些口头传承人却大都年事已高。去年我们约了一个人,在海南澄迈县,但我们赶过去时,这位老人已经去世了。时间再拖,可能就找不到人了。”

  对此,单霁翔建议海南应加强对《更路簿》的口述史整理。“口述史是一种研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办法,它能够供给一种调查本学科开展的新视角。沿海的渔民可能语言、文化,表述方式都与现在不同,所以,进行口述史整理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述或问答式访谈等办法,由访谈者以录音、笔记、拍照等手法,把健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文化遗产的回忆、心得体会记载和保存下来,这些都是珍贵的史料。”单霁翔表示,海南可以在沿海地区启动《更路簿》口述史调研,组织专人前往沿海渔村,访问老渔民,充实搜集口述史料。

  展开多学科研究

  当前,学界对《更路簿》尤为关注,然而除了对南海地名有过系统研究外,其它研究成果并不显著。其中,就《更路簿》产生的年代,一直争论不休,至于其所涉及的洋流、中外交通、南海渔场和海洋生物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几乎为空白。

  “保护之后,就要启动对《更路簿》的价值研究。”单霁翔认为,由于《更路簿》的特殊性,对其研究也应该是多学科。以文物价值为例,作为文化形态而存在的《更路簿》,是渔民祖祖辈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南海作业指南,也是海南渔民集体的智慧结晶,其文物价值因此而凸显。

  此外,在学术价值方面,现存各抄本《更路簿》记录国内航线,对南海诸岛生物、气象、地形地貌等方面研究提供资料支持。通过对渔民命名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渔民对南海诸岛的开发和利用。此外,《更路簿》文本中经济、民俗等内容有待进一步挖掘;而在维护南海主权价值方面,《更路簿》更是民间自发开发南海、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实物证据。

  “如果海南有需要,可以向故宫博物院寻求帮助,我们十分愿意就《更路簿》保护研究方面,尽力而为地提供帮助。”单霁翔表示。(海南日报北京3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