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梦想新起点

  ——走进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新华社记者李国利 梅常伟 王婷 陈曦

  随着发射场首次发射任务进入倒计时,常住人口只有2.5万人的龙楼变得热闹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不断聚集,只为见证那历史性的时刻。

  6月23日,新华社记者走进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零距离触碰中国航天又一个梦想腾飞的地方。

  发射塔经历了多次台风考验

  探访是从海南文昌清澜港开始的。

  即将首飞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5月8日从天津港装船起航,经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等海域共计约1670海里航程,而后转公路运输,于5月16日全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之所以这样搭配,是因为长征七号、长征五号火箭身形壮硕,芯级直径分别达到3.55米和5米,通过海运既免受尺寸限制,运输环境又相对平稳,对箭体结构影响较小。

  出港不久,一座以清澜命名的大桥横卧江上。天气晴好时,站在桥上,目视可见近30公里外的发射场内体量巨大的建筑物。

  2座相隔不远的固定发射勤务塔外部特征最明显也最引人注目。辗转进入发射场,来到塔架跟前,只觉宏伟、壮观、高大之类的形容词根本不足以描述那扑面而来的屏息感。

  离大海最近的塔架距海边约600米,用于发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高91.7米;另一座塔架离大海稍远,高度略低,为85.8米,用于发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与酒泉航天发射场的钢结构塔架不同,这两座塔架均采用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的混合结构。

  针对文昌高温、高湿、高盐雾和强台风、强降雨、强雷暴等气候特点,塔架以及发射场其他建筑物,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先后成功经受了超强台风“威马逊”等七八次台风的考验。

  高度精准的施工安装

  走进发射塔架内部,记者看到,密布着各种管线和机器设备,各种走向的通道和楼梯可以让工作人员到达塔架的每一处平台。塔架内部的“核心桶”分布着80多间控制间和测试间,可为火箭的测试发射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障。

  塔架正下方是导流槽,用于导流火箭发射时产生的巨大热量。导流槽正中央有一个混凝土建造的锥形结构,主要作用是将高温气流导向两侧的导流通道。

  与塔架巨大外部尺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施工安装的高度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