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为人所用且不断更新中
《东海更路》中所用的地名,全部是潭门镇渔民自元初到南海捕捞以来以海南话命名所积累的136个岛礁的名字,每条更路所用的“更数”也多与其他更路簿的更数相类。在鉴定意见中,周伟民、唐玲玲教授并未明确这本《更路簿》的年代,其给出的结论是:这是一本古旧的由老船长使用并加以补充过的《更路簿》。前文提到的电话号码等因素说明了它的“古旧”,两位专家认为,泛黄的纸张和上面的水痕则足以证明这本《更路簿》是真的被老船长使用过,而一些内容的增加还说明它不止被一位船长使用过。“例如‘猫注与三峙壬丙对’一页,前面加入了3条更路,显然这是一位老船长在使用时添加的,这也证明,这本《更路簿》是在动态中存在的!”二位教授介绍。
同时,他们还注意到,这本《更路簿》起码有4种不同风格的字体。在他们看来,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这本《更路簿》在誊写过程中是极其严肃慎重的。
熟悉海南《更路簿》的人对周伟民、唐玲玲两位教授不会陌生,他们曾走访多地,查看过多个版本的《更路簿》,最终将多年心血汇集,出版了《南海天书——海南渔民“更路簿”文化诠释》一书,其中汇编了20余个版本的《更路簿》,但其中并未包含这一本《东海更路》。
“当时写这本书时我们还没有发现这一本。”唐玲玲告诉记者,她与周伟民尚未对《东海更路》内容进行细致研究,暂时还无法给出更多详尽解读,或是对其研究价值给予明确判断,但唐玲玲说:“能够发现一本‘新’的更路簿很难得,它本身也很珍贵,我们希望接下来还可以发现其他的新版本。”
吴家先辈从南洋带回
同已经被人们所知的一些《更路簿》一样,这本《更路簿》的主人也是潭门的一位老船长。老船长吴淑茂委托麦小红将这本《更路簿》带给省博物馆。说起麦小红,她的父亲是潭门镇渔民协会原会长麦邦奋,丈夫丁之乐是现任会长。正因为这样的缘由,麦小红对潭门的老渔民们书写并保存的《更路簿》并不陌生。她告诉记者,潭门渔民家庭里一直以来就有着下南洋的传统,而吴老手中的这本《东海更路》就是吴家先辈们从往返南洋开始,一代代传到他手中的。
吴淑茂和他的父亲两代人都是船长,据吴淑茂称,这本《东海更路》具体是由谁来誊写,是谁带回来的纸张,抑或是谁在南洋抄写后再带回海南,由于年代久远都已无从考证。
今年已70多岁的吴淑茂回忆父亲常常开船去新加坡讨生活,当时使用的就是这本《更路簿》。到吴淑茂出海时,他虽也翻看过,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己就并不太常用了。上世纪80年代,吴淑茂基本上跑遍了整个南沙。
“正是因为我们这边很多渔民去南洋,所以这里很早就有了英式海图等航海工具,《更路簿》渐渐就很少被使用了。技术不断地更新,后来我们这些渔船上又有了卫星定位,《更路簿》也就彻底成为了‘压箱底’的宝贝。这一本也是吴家人后来才发现的。”麦小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