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来改变城市,”青山周平这样说。“现在正好处于一个矛盾的时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住宅有矛盾,我们想买房子但是没有合适的。就拿北京的胡同来说,虽然胡同里的住户房子很小,但是他们的房子与院子、与胡同相连”,“他们住的很小,但他们的生活是很大的”。

  恬静、内敛,是青山周平给人的第一印象。当然,帅气也是属于他的一个标签。从日本“北漂”了13年的他依然带着一点奇怪的口音,口头禅是“差不多”。在对话中,他给我们带来了“家”作为一个空间的新认识。

  青山周平:建筑和自然是平等关系

  我是05年来中国的,08年的时候住进了北京的胡同里,一住就是十年,胡同的生活对我的设计理念有很大的启发。我觉得胡同里的生活和外面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有两点,一是他的生活空间和自然的关系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新的住宅小区,它的自然环境就属于观赏性的,就是为了好看而添加的景观,先有建筑再往上添加树木啊草皮这些,是为了好看或者为了填充空间才加入的自然元素。但是胡同里面就不一样了,它的建筑和自然是平等的关系。打个比方,胡同里如果一个地方没有树的话它就不会围绕这棵树有一个建筑空间,它就会是另外的一个样子。这是有互相影响的关系的。胡同里的建筑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这是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

  另外一点就是胡同生活的开放性,我的邻居从早到晚都在外面,不在自己房子里面的。因为他们的房子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外面的很多地方都属于他们生活的空间。这种城市空间和私密空间结合的开放状态,是我们在普通的小区里很少看到的。现代的生活会让我们一直窝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出门的时候城市空间和私密空间的界限就特别明显。我在做空间设计的时候也融入了这种建筑与自然的平衡以及开放的生活方式,这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主题。

  城市是大的家 家是小的城市

  “人本过客无来处,处处无家处处家。”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他衍生于中国古代的诗词。这句话虽然不是表达在城市的生活状态,但是我觉得它恰恰特别适合现在或者未来城市的样子,又或者说城市中家的样子。过去的时候我们一个家庭里有很多人,可能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许多孩子都住在一起,这是比较早期的家庭的形态。现在变成爸爸妈妈带着一个孩子或者两个孩子在独立的房子里面,未来可能演变成以一个人为独立单位的城市。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家”就不仅仅是只有自己的房子,这只是你家的一部分,你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家的概念和生活的概念就会延伸到城市的各个空间,比如公司、咖啡厅、健身房以及阅读俱乐部、厨艺俱乐部等等。在城市里各种各样的空间和各式各样的团体其实变成了我们第二个家、第三个家。以自己的房子为核心你家的概念覆盖了城市的各个空间,这种状态就很像是“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变成我的家”。所以未来社区营造和家的概念结合是很重要的。现在很多人在自己的房子里没有家的感觉,所以他们在外面寻找家的概念。我觉得“城市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城市”,现阶段城市社区营造应该承载这种家的需求。

  海南可以通过城市更新融合历史文化

  我觉得海南岛的生活就像之前说的那样建筑和自然是平等的关系,人造空间和自然元素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另外一个城市空间与私密空间的界限没有那么明显。城市更新就像大的空间改造,不能所有东西都是新的,当所有东西都是新的时候,这不叫城市。我觉得城市的核心价值是历史的重叠,就是不同时代的东西堆叠在一起,走进这个城市你可以看到很老的树、很老的建筑、很老的路以及河流这些从很早就一直在这的“内容”。这些历史重叠的东西让在城市生活的人有一种很踏实的感受,因为你知道你从哪里来。对于空间的改造是必须的,因为它不适应现在的人的生活和审美,但是这种改造它必须保留一些元素。

  就拿海口来说,海口与三亚的区别就是他有很浓重的历史文化在里面。我去看过海口的老房子,现存有很多很漂亮也很有特点的房子,这里面就可以发掘出海口的城市性格和历史文化。通过空间改造和一些软性的东西来呈现这些文化,会让海南的发展有更多的可能性,让她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带孩子去海边度假的地方,也可以是一群朋友来了解历史文化的地方,或者在这里创业、在这里工作。

  另外我也想聊聊海岛这个元素。海岛其实是很有趣的一个环境,它被海环绕,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方。比如韩国的济州岛,虽然它属于韩国但是从中国去是免签的,因为海岛比较好管理。这种感觉就像它属于韩国它又不仅仅属于韩国,日本的冲绳也类似。所以岛是可以有相对独立的文化的。如果把所有的岛屿联合起来交流互动,横跨不同国家做成一个岛屿的文化群体。这种感觉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