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记者参观洋浦经济开发区洋浦港区。海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邱肖帅 摄↑中外记者参观洋浦经济开发区洋浦港区。海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邱肖帅 摄

  (记者王玉洁 实习生杜娥)“海南天气炎热,我很好奇,平时工人的工作强度大么?”10月24日,苏丹总统府前新闻顾问伊玛德·赛德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参观国投孚宝油品码头时发现,一艘油船已在码头靠岸,偌大的油品码头,油气管道随处可见,但鲜少看到正在作业的工人。

  “这个码头机械化运作程度很高,所以现场工人比较少,工作强度也不大。比如码头建成后创建的‘滑板与水垫组合出运大型预制构件施工工法’,就可以轻松运送800多吨的箱梁,如同‘蚂蚁拉大象’一样,省去很多人工成本。”工作人员解释道。

  据了解,停靠的油船是韩国制造的,由一家加拿大的公司在管理,船员大多来自中国、印度、菲律宾等,它运送的是来自阿联酋的石油,这座油品码头将为其提供仓储服务。埃及《消息报》记者侯萨姆·埃伊德觉得,看上去简单的一个油品码头却很有故事,用“国际化”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中外记者参观洋浦经济开发区国投孚宝油品码头 海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邱肖帅 摄↑中外记者参观洋浦经济开发区国投孚宝油品码头 海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邱肖帅 摄

  伊拉克《人民之路报》中国新闻处记者麦赫尼·阿卜杜拉·贾巴尔·萨勒曼很是感慨。他认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目前大家看到的场景,就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成果,这些成果惠及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众多民众。

  “伊拉克是石油之城,这次来海南采访,有机会能够了解海南的炼油化工项目、油品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建设,实在是太难得了!”每到一处参观采访,讲解员话音刚落,麦赫尼·阿卜杜拉·贾巴尔·萨勒曼就一个箭步走上前去,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麦赫尼·阿卜杜拉·贾巴尔·萨勒曼对海南能源集散等方面的建设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中国和伊拉克合作交流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到伊拉克的中国企业帮伊拉克开发石油资源,提升了我们的炼油技术。”他挑了挑眉毛继续说道,这几天通过对海南的了解,他惊叹于海南各项事业的发展,也感受到了海南蓬勃的科技创新发展。

  得知海南支持洋浦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的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和油气储备加工基地等,麦赫尼·阿卜杜拉·贾巴尔·萨勒曼表示十分愿意把海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故事带回去,让更多人了解不断开放的海南,并期待伊拉克能与海南这些好的石油项目展开合作。

↑中外记者参观洋浦经济开发区洋浦港区 海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邱肖帅 摄↑中外记者参观洋浦经济开发区洋浦港区 海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邱肖帅 摄

  谈及今天参观采访的感受,来自阿塞拜疆网的主编居纳伊·姆拉德利感到既熟悉又亲切。“阿塞拜疆油气资源丰富,我在这里看到的港口、码头、炼油化工项目建设乃至空气中弥漫的特殊味道,都使我想到了我的家乡,感觉很熟悉。”她说。

  成立第8年,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就建设了中国第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芳烃联合装置,这标志着中国石化成为全球第三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芳烃成套生产技术的企业。听完讲解员的介绍,居纳伊·姆拉德利连连赞叹:“海南炼化加工原料油技术的发展就像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一样快。海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是很好的报道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