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南日报客户端丨记者孙慧

  记者今天从省绿化委员会获悉,我省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列入全国第二批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试点省份,近日已有专家团队来我省进行古树名木摸底调查,选定一批亟待修复的古树名木。

  6月11日,位于琼中红毛镇什寒村树龄超过700年的荔枝树。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2017年,我省启动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组织专业技术机构对全省范围内古树名木资源数量、种类、树龄、分布、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等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并建立保护档案。资源普查发现,我省部分古树名木遭受人为干扰,以及病虫害和寄生植物、藤本植物侵害,出现了长势衰弱、树干空洞、病虫害严重等现象,如不及时抢救,将逐渐衰亡。

  2019年11月,全国绿化委员会选中海南、辽宁、四川、云南等11个省份作为全国第二批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试点省份,要在每个省选择10株长势衰弱或濒危的一级古树或名木作为试点样树,组织开展抢救复壮工作,抢救复壮工作将从2019年11月持续开展到2020年11月。近日,受全国绿化委员会委托,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的抢救古树名木专家团队已抵达我省,在五指山、琼中等市县开展调查古树名木生存状况,选定一批抢救“对象”。

  6月11日,位于琼中红毛镇什寒村树龄超过900年的秋枫。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据专家团队相关负责人孙龙华博士介绍,团队将依据这批古树名木的各自生长情况,制定抢救实施方案,开展树洞修复、防腐处理、病虫害防治、风险或枝修剪、树体支撑加固、复壮处理、围栏保护等抢救、复壮措施,让古树迸发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