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是在移民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民系,在汉族族群里独树一帜,具有强烈的族群意识是客家人最明显的特征。汉族人在社交场合,介绍自己的时候,往往说是某某地方的人,比如“东北人”“上海人”“汕头人”等,然而同是汉族的客家人,在自我介绍时,一般只会说是“客家人”。客家人广泛分布在全国,国外不少地方也有客家人的聚居地。海南岛是客家人的一个分布地,儋州操客家话的族群约有20万人,占全岛的三分之二。
儋州市南部的南丰、那大、兰洋、和庆四镇,是客家人在儋州的主要分布地。儋州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南丰镇,曾有“客家镇”之称。那大的胜利街,在清末民初因广东梅(县)兴(宁)地区的客家人多迁居于此,曾被称为“梅兴街”“梅县街”。
始入
——民间传说明代起客家入迁儋州南部
客家人何时开始迁移到儋州,史无明载。民间传说那大的名称,是在明代从说临高话的那恁村和讲客家话的大同村的村名中,各取一字组成。可知在明代已有一定数量的客家人迁居儋州南部。
清朝时期,客家人迁入儋州的规模不断扩大。乾隆十八年(1753年),清政府颁布《敕开垦琼州荒地》令,陆续有大批的客家人登岛来到儋州、临高、澄迈的交界处垦地开荒。光绪八年(1882年),曾在海南进行了为期45天徒步考察的美国传教士香便文在游记《岭南纪行》中说到他在和舍遇见客家人,当地客家人告诉他:大约120年以前,有两个客家人从广东东北部来到海南,在沙帽岭(儋州最高山,今写作“纱帽岭”)周边发现了无人居住并且极适宜农耕和放牧的土地,于是在那里安家,不久便兴旺起来。几年后他们回去接家人,他们发家的消息还吸引其他人随之而来,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居民点,此后客家人的人口数量和居住面积不断扩大,分布到岭仑(在澄迈县)、和舍、那大、南丰与洛基等地。
儋州客家人家谱的记载与《岭南纪行》的叙述也相吻合。如和庆镇美万村委会麦万村的族谱提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他们的开基始祖杨开猷的父母杨耀达及罗氏,由惠州府陆丰县吉康都新田上塅村迁阳江县竹山村,第二年生下杨开猷(排行第三,人称“杨三公”)。杨开猷年方八岁,与兄弟随父母由阳江县渡琼。先居于澄迈县永泰乡西黎正都南塘村(今和岭农场南塘村)。成家分居时,杨开猷牧鸭于今麦万村一带,鸭子一夜下双蛋,他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遂在此创立基业。杨开猷生八子,后代至今已有十代,除了居住在麦万村,还分布于海孔、江汉、上达、油文、大塘、那大等地。
又如南丰镇淘江深田村钟氏在1922年修成的族谱载:“复正公于嘉庆年间随男友魁,自广东省广州府新宁县(今台山市)三合峒九龙口二村迁琼州府儋州龙头峒深田村立业。”“(友魁)二十二岁只身来琼州府儋州怀集里九甲与人佣工,三十岁娶妻熊氏,三十三岁生国平公,续置田庄,择深田村居住。自带国平回新宁训读,又带友衡、友锦以及同姓叔侄,并欧姓、李姓人等同来耕。”钟氏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在儋州立足后回大陆带来了老乡,这正是当时客家人迁移儋州的常见方式。
高峰
——清代移民潮中的“老客”与“新客”
咸丰、同治年间,是清代客家人迁入儋州的另一个高峰期。这一次移民潮的出现,其直接原因是广东发生的土客之争。
咸丰四年(1854年),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广东爆发了洪兵起义,客家人卷入其中。此后因种种矛盾,广东开平、恩平、新宁等地的土、客居民间发生长时间的大规模械斗。在此期间,有很多客家人往外迁徙以避祸,部分迁到儋州。械斗稍为平定后,官府安插客家人到高州、廉州、雷州和琼州,临高、澄迈、儋州三地的交界处是当时客家人在海南的一个重要安置地。这一时期迁移儋州的客家人,因来到时间相对较晚,被称为“新客”,而早于“新客”迁来的客家人则被称作“老客”。
民国《儋县志》对“老客”与“新客”有这样的记载:“(客家人)本潮州、嘉应(今梅州)人,国朝(清朝)嘉道间,因乱逃亡,见祥发、怀集、嘉禾数里地多山谷,遂携眷聚处。嘉道以前来者,为‘老客’,咸同以后来者,为‘新客’。新客多肇庆府恩平、开平人。其俗言语、衣服、冠婚、丧祭皆率其旧,与本处风俗多不相同。”
客家人大批迁入儋州,使儋州南部山区的大片土地得到开垦。客家人聚居的南丰,在他们的开发下,成为了黎汉物资交易的一个重地。光绪十三年(1887年),胡适的父亲胡传受广东巡抚吴大澂之托考察海南黎族地区,由南丰进入黎峒。胡传在南丰时,抚黎局的洪范卿对他说:“南丰一带,处处有墟,今日在东,明日在西。”可见当时南丰地区墟市的繁荣。
续迁
——海口开辟通商口岸,客家华侨投资儋州
20世纪初期至海南解放前,客家人继续迁入儋州,不过已经没有19世纪时的规模。这一时期前来儋州的客家人中,有的是资本雄厚的华侨,他们投身到儋州的开发中。
客家华侨来到儋州投资,与当时海南地位得到突显的大环境有关。咸丰八年(1858年),海口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在海南发展加快,同时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海南的战略地位进一步上升。如此背景之下,长期被视为蛮荒之地的海南岛受到海外华侨的关注。条件优越的儋州成为当时华侨投资开发的一块热土。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古巴和秘鲁经营植胶业、祖籍广州番禺的客家华侨曾江源(有的文献写为“曾汪源”)携两个儿子,重点调查万宁和儋州两地,为种植橡胶做准备。同年,曾江源之子曾金城从马来亚引进橡胶树苗在那大周边地区栽种。有学者认为这是我国引种橡胶的开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曾江源还从马来亚带回咖啡种子,在那大开荒种植约15万株。这时,海南岛上引种的咖啡还处于供给种子、尚未出货的阶段。
光绪三十四年(一说光绪三十年即1904年),华侨在那大创办了侨兴公司。公司成立后,很快从南洋引入橡胶种子四千余粒到那大一带种植。继侨兴公司之后,一批华侨陆续在儋州成立公司,投资农矿实业,开采锡矿,种植橡胶、咖啡、吕宋烟、油棕和油桐等经济作物。这些华侨中一大部分是客家人,如开办“万隆公司”的吴业添、吴襄云、吴邵章、吴有胜;创办“万发公司”的郑绍棠、谭元贵;经营“林兴矿植公司”的冯少强、梁森棠,等等。
早前定居儋州的一些客家人受到华侨的影响也经营了植胶业,如那大合罗村人邓瑞英、邓德文、邓德辉分别开辟“刻刻胶园”“生生胶园”“兄弟胶园”,合罗村人邓官祥和邓官福创办“官福胶园”;那大石屋村人范其禄开办“其禄胶园”;南丰那旦村人丘文蔚创办“文蔚胶园”,南丰海南田村人陈道允开办“道允胶园”;兰洋加老村人钟翔岐、钟宏岐分别开辟“翔岐胶园”“宏宏胶园”,等等。
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华侨在儋州开掘锡矿、种植橡胶和其他经济作物,为这一时期儋州的经济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到了民国后期,因时局的动荡,华侨投资受挫,此次开发热潮宣告结束,这一批华侨也陆续转移到了南洋。
解放后的一段时期,又有一批批客家人陆续来到儋州,他们当中很多人加入到了以解放前那大一带的胶园为基础建设起来的西联、西培、蓝洋等农场。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海南建省之后,也有一定数量的客家人来到儋州,他们从事各行各业,不少人定居了下来。
几百年的迁移史,客家人已经是今天儋州的主要族群之一,客家话也成为了儋州的第二大汉语方言,使用人口仅次于儋州话。
客家人在海南
客家人在海南岛各地均有分布,主要聚居于:
澄迈 临高 儋州 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