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全媒体讯(数字记者王辉)清康熙青花折枝花卉纹菊瓣形盘、清康熙青花八开光杂宝花卉纹盘……由海口市博物馆、福州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海丝遗珍——“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展》将于1月16日开展,100件出水瓷器将会再现一段不曾为许多人知晓的历史,让人们一睹这艘永远定格在历史汪洋中的“遗珍”芳容,
寻觅它饱经磨难又传奇的故事。
现场 100件出水瓷器现海口
昨日,走进海口市博物馆二楼展厅,一股海洋的气息扑面而来。海蓝色背景下,让人仿佛进入了一艘巨大的古代沉船。记者注意到,展品中的葫芦瓶制作工艺非常特别,下层是青釉、黄釉,上层是青花釉,既别出心裁又浑然天成,可谓匠心独运。
福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碗礁一号”沉船遗址于2005年6月发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历时三个多月,完成沉船遗址及周边范围水下发掘清理工作,共发掘出水文物17000余件。据悉,“碗礁一号”沉船出水文物主要以瓷器为主,涵盖了将军罐、大盘、花觚、尊、香炉、碗、深腹杯器盖、粉盒、笔筒等器型,纹样和图案的题材丰富多样,有山水楼台、草木花卉、珍禽瑞兽、人物故事、吉祥文字等。此次展出的100件瓷器是从沉船出水瓷器中遴选出的代表作品,多数为青花瓷器,少量青花釉里红器、五彩器、单色釉器等。不论从胎质、釉色和装饰来看,堪称清康熙景德镇民窑中的精品。
价值一笔精彩的历史遗产
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道,“碗礁一号”沉船遗址位于福州市平潭县五州群礁海域,往北可至长江流域和北方各港口,往南可达泉州、广州等贸易港口及至东南亚地区,是南北贸易的必经之路。
“福建东南沿海古为‘海上陶瓷之路’,沿着这条海上交通航线,中国的古瓷器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外,‘碗礁一号’沉船中发现数量巨大的瓷器,从侧面证明了清康熙年间我国对外贸易相当繁华。”福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碗礁一号”沉船的发掘,为中国古代青花瓷器的外销及其相关重要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来自海底的宝贵资料,也为中华文明宝库增添了一笔精彩的历史遗产。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26日,市民和游客可从海口市流芳路五公祠后门进入海口市博物馆参观。若从海口五公祠正门穿过五公祠而进入,按照规定需购买五公祠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