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旅游 >旅游线路>正文

复古之旅 看海口老戏院的柔软时光(图)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2013年5月24日【评论0条】字号:T|T

1990年的和平影院,门前彩色海报很显眼
2009年的和平影院,依然热闹。(李幸璜 摄)

  戏里戏外戏院人生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这座城市里伴着民众“精神游走”的,不仅仅是即将于年末重建的“和平影院”。连日来,记者寻访海口老戏院的变迁足迹,一间又一间,倒了的或重建的海口老戏院,它的前世今生像是历史老树上的枝桠,连接着海口市民文化生活的过去与未来。

  说不清,老戏院承载着海口多少柔软的旧时光,那段时光,如此地让人怀想,让人留恋;道不明,曲终人散后,或零落成泥,惟有香如故。

  正在破土动工,准备修建成旅游商业步行街的海口市解放东路上,推土机热火朝天的轰鸣声,让绿树掩映背后光华褪尽的和平影院显得如此平和。早已没有了半个世纪前的喧嚣,仅存的热闹来自一楼的老爸茶餐厅。二楼影厅斑驳的石板走廊上,贴满了过期的电影海报,透过紧闭的锈铁门,是阳光照射不进来的阴暗与潮湿。

  这样的局面或许将很快得到改变,据相关报道,这里将重建一座大型综合性电影院。连日来,记者寻访海口老戏院的变迁足迹发现,一间又一间,倒了或重建的海口老戏院,它的前世今生像是历史老树上的枝桠,连接着人们过去文化生活的唏嘘,又吐露着未来的新芽。

  永乐戏院:

  练兵地建起竹戏院

  故事要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当年,海口市解放东路和平影院的这块土地,曾是一片空旷的荒草地。但就在这里,海口第一家戏院——永乐戏院诞生了,并在多年后,又在原址上修建了如今的和平影城。

  据《海口文史资料》记载:在海口地区,光绪年间建有永乐戏院,由当时各个琼剧班主集资,吴世恩牵头组织,1897年建成。虽为竹结构,较为简陋,却为海口第一家营利性演出场所。

  吴世恩何许人也?他是清朝海南第一武官吴元猷的儿子。从史书的记载看来,他是一位正二品武将,但在其后人看来,他更是一位爱看戏、会做生意的“大商贾”。

  吴元猷第六代后裔女婿陈鸿礼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当时,东门街、南门街、西门街、北门街是老海口的四条主街道,其中几十间店铺都属吴世恩的“大荣华”、“大昌祥”铺号,可谓富可敌“市”。

  他的生意覆盖长堤港口、餐馆、旅店各个行业,生意经纬度跨越广州、福建、天津、越南等地。有时与客人开船去广州做生意,一坐就是两三天,便请戏班到船上唱一两出戏,聊以解闷。有戏听,客人们当然更愿意坐他的船去谈生意。

  吴世恩自幼年起,便跟随父亲吴元猷。吴元猷曾任广东水师提督,因镇守南海有功,清咸丰帝称其为“海疆镇将”,道光帝赞叹“削平海盗皆卿之力”。1853年,英国侵略者制造了“亚罗号事件”,吴元猷镇守虎门失败,以此为导火索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吴元猷被朝廷以“省城失事”等理由削职留任,后郁郁寡欢而死。

  过后,清廷惦念吴元猷的功劳,对吴氏一家多加“关照”,并赐其遗孀“左臂将军”的宝剑。而作为吴元猷的独子,吴世恩后来也可说是“平步青云”。

  吴世恩曾任海口水师守备、参将,清代海口水师营参将衙设在西门街(现海口妇幼保健院址)。“虽然官途顺利,但看到父亲晚年官场生涯,吴世恩后来开始将重心转在从商上。”陈鸿礼说。

  牵头筹建

  不受天气影响的戏院

  牵头建戏院,或许只是吴世恩看到商机的一种可能。

  明末清初,有“闽班”和“潮班”到海口演出,其表演和唱腔的某些部分被琼剧所吸取。清咸丰、光绪年间,粤剧团经常到海口演出,琼剧吸收了粤剧的梆子等表演形式,丰富了琼剧的内容。光绪二十至三十年(1894—1904),琼剧开始在海口府城一带繁荣兴盛,各种琼剧班纷纷成立,戏台也在府城、海口各乡坊、村庄、会馆、公庙间纷纷建立。《琼山县志》记载:“光绪年间,甚至时非中元,任意建蘸(还愿酬神的仪式),自七月至十二月,无月不场做戏。”

  由于当时戏台多是临时搭建的台子,一遇到寒冷、下雨天气,看戏的好心情也被“糟蹋”了。“吴世恩和定安、琼山一些琼剧班主都非常熟,想看戏时一请就来,但是一下雨,大家都看不成了”,陈鸿礼曾听吴世恩的孙子吴开清讲述,吴世恩自小爱听“八音戏”,很早就想建一个不受天气影响,能让大家一起看戏的场所。

海口老建筑

[1] [2] [下一页]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