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开疆”、“伏波辟壤”、“苏子授业”、“符确举进”……海南西部文化历史悠久厚重,是我省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然而由于对西部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起步较晚,西部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如何破解?由省文体厅党组主导编写的《西部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出炉,将西部文化建设摆在“将旅游岛打造成文化岛”的重要环节上,明确将用5至10年时间塑造“西部文化带”,打破岛内文化游“东热西冷”、“南热北冷”瓶颈。
西部80%文化景点无力开发
尽管海南西部文化资源开发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文化资源和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体系尚未形成、投入不足,以及文化景点景区偏远等现实问题仍困扰着西部文化旅游的发展。
根据调研,西部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目前多处于各市县独立规划、独自开发的点状状态,尚未形成资源共享、利益分享的合力。比如洋浦古盐田、临高人偶戏、黎族原始制陶、黎族船型屋等一些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化资源就面临无力开发、又找不到有实力企业支持启动的局面。当前西部80%的文化景点景区处在原始保护阶段,只有20%得到了基础性、保护性产业开发。与此同时,大量文化景点景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也直接影响了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如临高王佐故里、昌江峻灵王庙、澄迈美榔双塔等一批较好的文化景点景区,因交通不便而参观者寡。
“6+2”模式激发活力
《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西部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主体构想和总体思路,即发挥儋州西部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和海口、三亚南北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围绕“一个中心,两个辐射源,三大文化版块”,精心打造“6+2”(澄迈、临高、儋州、昌江、东方、乐东+海口、三亚)西部文化带。目标是经过5至10年的努力,使西部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成效显著,形成与东部和南部文化资源游相映生辉、并驾齐驱的文化游主体架构,精心打造历史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民间文化三大版块,使其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文化游目的地。
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报告》分析认为,我省西部市县近年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注重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声越来越高,加快推进西部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条件与时机已经成熟。建议加快编制西部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规划,逐步形成以省总体规划为指导、各市县发展规划为基础、景区景点规划和项目规划为重点的四级规划体系,合理配置西部文化资源,实现共生、共建、共享、共赢。呼吁从土地、财税、投融资、市场准入、人才等五个方面,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文化资源项目给予重点政策倾斜与支持,同时设立西部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专项基金,鼓励、引导各类企业和投资主体积极参与西部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并将建设资金投向西部。
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报告》也提出建议,将西部文化景点景区道路纳入全省旅游公路道路网建设,建立起连接6市县的文化游快捷通道。省文体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相信经过若干年的努力,秀美的山川、惬意的文化景点景区、清洁的空气和水源、畅达的交通、现代化的设施,参观者希冀中的美好元素,将会聚集在西部这片土地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