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开朗的许海桂铁心跟定男友的那刻,大概也没想到婚后的生活如此困苦。“儿子出生后,我照顾家,陈香若独自一人打工赚钱。那时他一个月只能赚600多块钱,除去开销,每月能往家里寄不到300块钱。”

  许海桂说,钱要掰成三份来用,一份用来买柴米油盐,一份给儿子买尿布,一份用来补贴婆婆家用,“那时候顿顿都是空心菜,真是吃到怕。”

  但陈香若依旧觉得,只要本分、勤劳,生活就会变好。直到2010年的一天,8个月大的儿子突发高烧,打破了陈香若夫妻俩的平淡生活。

  “当时丈夫也生病在吃中药。孩子烧成那样,我们却连50块钱的看病钱都拿不出!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孩子可能会留下后遗症。”许海桂说,“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绝望。那种感觉,我俩至今刻骨铭心。”

  “一定要改变现状,不能再让家人在贫困线上挣扎。”陈香若说,不久村路通了,他一边跟村里人搞种植,一边去县城和镇上的培训班报名学技能。家里的地上不仅种起了三味椒,陈香若还将其他农户的辣椒收购后运往镇上销售。

  此时,吴清群也开始大规模养鸭,陈泓昌用比较法试种各种瓜菜,力大如牛的陈香立一台台购进了农机车。村里陆陆续续有人结婚,有人建房,有人添置大家什,日子一天天、一点点在变好。

  C 铸金钥匙生态农产品卖好价

  2014年的一天,陈香若看到外地老板在附近村收购黑猪,120斤左右的猪,老板居然不称,直接付给了农户3000元。陈香若心里飞快地算了一下,每斤24元!

  在定安农村,几乎家家养猪。但陈香若还是没料到猪价涨得这么快,后来又听说深圳超市的定安黑猪卖到了47元一斤。为什么不多养几头?

  说干就干,陈香若自己动手砌起猪圈,第一批猪共15头在1亩大的猪圈里奔跑。“第一年没掌握养殖要领,但还是赚了3万多元。”陈香若说,2016年分批次养个50头不成问题,家庭收入目标是破10万。

  虽然守着40亩水稻每年都能有一定收成,可吴清群并不满足。瞅着村里的青山绿水,心思活络的他又发现了养殖生态鸭的“钱景”。“村边的龙州河不仅水质好,还有广阔的河滩,刚好可以用来养鸭子。”吴清群说,他饲养的鸭子以稻谷和玉米为主食,在河滩上不时还能捕捉到小鱼、小虾、贝类、昆虫等“野味”,可谓真正享受着大自然福利的“野鸭子”。

  如今,8000只鸭子在龙州河里畅快地游弋着,“鸭司令”吴清群手里攥着要投食的稻谷粒,满面春风地望着自己的“鸭王国”。一般人养鸭一年只养两季,吴清群技术高超,不论四季一年12批,年纯利润超过10万元。

  2015年冬、2016年春,高坡村三味椒和鸡爪椒卖出了历史新高,最多时1斤20元,收购商直接发货去杭州和北京。

  把2016年的生产计划摆出来,村民们年收成心里就有数了。“高坡村今年又有8家人要盖房子。”符祥锋统计。

  class=Apple-converted-space> 

  6年巨变 “老光棍”娶上媳妇

  2009年30个壮年男子没有结婚

  如今村中五六岁的娃娃有30多个

  贫困,曾经是高坡村难以言说的痛。苦苦挣扎在贫穷和孤寂中的高坡村,甚至一连七八年,村里没办过一桩喜事,盖过一间新房。

  “那时候是真穷啊,家里的积蓄加起来不到几百元。”回想起2009年之前的日子,村民吴清群简直不忍回忆,“村里连条通往外界的路都没有,村里人出去一趟很难。外面的人进村找不到村口,哪有姑娘愿意嫁进来?”

  “那时候,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男孩看到中意的对象,不敢往家带。因为人家一来就会被吓跑。”村民陈泓昌说起弟弟陈泓源在深圳谈了几年的女朋友,因为付不起彩礼钱,只好分手。

  按农村的习俗,过了30岁还没娶上媳妇,打光棍几乎就已成定局。2009年11月,媒体统计,高坡村46户214人,就有30个壮年男子没有婚配,年龄最大的已经超过45岁。“结婚难”成了压在村民们心里最重的一块石头。

  那时候,高坡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种植水稻,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左右。因四周低中间高的地理环境,高坡村逢大雨必涝,水患频繁,土质潮湿,白蚁危害严重。

  调出6年前媒体拍摄的视频,高坡村竟有一半以上的村民家房梁和门框被白蚁吞噬。望着摇摇欲坠的家,想到贫苦不堪、看不到希望的生活,镜头里每一个村民都在唉声叹气……

  但吴清群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这辈子居然还能娶上媳妇。

  “这几年村里喜事不断,不仅外地媳妇越来越多,新出生的小孩也开始满村跑了。”高坡村村民小组长陈学强掰指头数了数,“村里结婚生小孩的人越来越多,现在村子里五六岁的小孩已经有30多个。”

  3招脱贫 赶走致富“拦路虎”

  夯基础筑产业,水涨船高分红利

  “作为海南千百个贫困村庄中的一个,高坡村并没有给予特殊关照,只是海南脱贫攻坚大潮中的一朵小小浪花。但就是这么一个鲜活的案例,或许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一斑。”海南省扶贫办主任吴井光调研后认为。

  首先,“路不通,财不通”,要脱贫,就得先斩“拦路虎”。“十二五”期间,我省共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近5亿元,用于改善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切实解决了50多万群众的行路难问题。

  在解决贫困地区通路、通水、通电、通气、通网络、住房等问题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很快得到改善。

  其次,四个方向发力各脱贫一批。定安县扶贫办主任许雄介绍,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定安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立足当地资源,做大做强热带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定安对所有贫困户适龄孩子实行免费上职校、上高中,抓好贫困人口职业培训和转移就业,增强脱贫造血功能;开展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

  最后,高坡村以生态资源为基础生产的无污染、纯天然农产品,越来越受到青睐。

  “如果说,前5年是定安扶贫打基础的时期,那么从2015年开始,大部分农村已进入产业寻求突破的阶段。定安的产业目标之一,即是成为‘海口的菜篮子’。”定安县委书记陈军表示,定安始终把产业帮扶作为主要抓手,因地制宜打好“生态牌”,重点引导贫困户发展无公害瓜果菜、畜禽养殖、林下经济和农产品加工业等当地特色农业。同时,合作社和贫困户还可以依托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在“直通定安”、微信、淘宝等媒体网站发布供货信息,进行网上销售。今年以来,定安县扶贫开发工作步入快车道,脱贫步伐明显加快。

  (本报定城5月5日电)

  制图/王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