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如同乳制品,国家已有了严格的产品标准和管理条例,但椰子类加工品相对小众,国家层面无法出台相关措施。“这就需要企业自身结成同盟,共同应对。”范海阔说。
此外,曾建军以及海南椰果产业协会还正致力于“文昌椰子”地理标志申请,目前已经呈报至农业部,一旦获准,将能够为本地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当下,我省椰子产业发展道阻且长,但化尴尬为动力,也不失为自我救赎的最好方式。
(本报文城8月15日电)
长不大的椰子产业
据统计,海南每年出产的椰子2.5亿个,但都是嫩果,未达到批量加工标准。
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聚集起来的60多家椰子汁厂家,创造了超过200亿元的年产值,远超省内。
行业标准缺失,短期内打压售价,长期影响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