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原材料依赖进口、外地企业抢占市场、岛内企业恶性竞争等困境

  海南椰子产业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海南日报记者刘笑非 见习记者邓钰通讯员黄兹志

  “我的椰棕椰糠加工厂原材料,几乎都来自于外地!靠着椰乡这么大的资源,尴尬吗?”“仅广东地区的椰子汁产值就超过了200亿元,而岛内的企业却在恶性竞争中求生存,尴尬吗?”……

  近日,一场在文昌市低调上演的椰子产业界“头脑风暴”,抛出了一个个令在场业内人士都颇感尴尬的问题。近几年,随着市面上椰子加工类产品的不断丰富,看似蓬勃发展的海南椰子产业实则陷入了尴尬境地:加工原材料依赖进口、岛外企业大规模抢占市场、岛内椰子加工企业同质化严重、业内缺乏行业标准等一系列问题被摆上台面。

  原料:4毛钱/个的椰棕也靠进口

  建议:产业集聚建椰子产业园

  靠近文昌市会文镇的文昌腾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占地虽只有30亩,却将这些看起来是“废料”的椰棕椰糠发挥到极致。“椰子全身都是宝。”公司总经理林明存笑道,在他的厂区里,收购来的椰棕椰糠正被分门别类,用于加工成椰棕床垫、有机肥等目前市场上的抢手货。

  但在这样的“变废为宝”产业链中,林明存也不得不面对一种尴尬:连椰棕椰糠竟然也依赖于岛外进口。

  “在椰子遍植的东郊镇,被丢弃的椰棕椰糠,4毛钱一个的收购价都难觅稳定货源。”林明存坦言。事实上,不仅是林明存的企业,在椰子半海南的文昌,小到家庭作坊、大到龙头企业,原材料都非常依赖进口。在这样的局面下,甚至流出了“海南椰子不适合加工”的不实传言。

  “据统计,海南每年出产的椰子2.5亿个,但都是嫩果。”海南椰果产业协会秘书长曾建军表示,作为水果销售、出口以及餐饮业加工,是海南椰子的主要出路,较高的利润也让农户习惯短期采摘,椰果的确未达到批量加工标准。

  另据记者了解,对于岛内的加工企业而言,岛内椰子数量无法填补需求,加工企业纷纷选择岛外进口,得以延续产业发展。

  “岛内规模化种植的椰子比较少,我们也着力推广了一些科研新品种,但还没较好效果。”中国热带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椰子研究室主任范海阔说,文昌在几年前已着手改变这样的局面,通过加大宣传规模化种植力度,逐步引导农户科学种植。

  同时,岛内企业也需转变思维,从原产地往加工地,乃至椰子产业园区的方向发展。范海阔认为,通过产业集聚提升加工水准,改变过去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模式,用技术革新形成竞争力,形成一个根植海南,辐射岛外的椰子加工、物流、交易平台,能够将产业发展推往更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