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嗣炳专藏·家国情怀

  数千件珍贵古籍文物遗赠海南黎族地区

  乐嗣炳:为学一生家国一世

  文\海南日报记者 尤梦瑜

1930年代的乐嗣炳1930年代的乐嗣炳
乐嗣炳与妻子杨景昭乐嗣炳与妻子杨景昭
1980年代的乐嗣炳1980年代的乐嗣炳

  他曾拥有难以计数的古籍、字画和其他文物,价值连城;却又在困难时期身无分文。这一“富”一“贫”,恰是他人生的写照。他的“富”,富在了文物收藏,富在了学富五车,更富在了为国收藏的担当与情怀;他的“穷”,穷在了个人生活,也穷在了为自家人留下的财富上。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省民族博物馆接收了一批珍贵的文物捐赠。这批文物中包含了1500多册件古籍,3500多册件书籍,1000多件字画和拓片,以及1000多种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古钱币。这样一批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令人啧啧称赞的文物正是来自这位既“富”又“贫”的现代语言学家、民俗学家、文物收藏家——乐嗣炳。

  不久前,应海南省古籍保护中心邀请,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派出全国古籍保护专家沈乃文、张丽娟前往五指山市,鉴定这批文物中的百余部古籍。两位专家认为,这些古籍版本类型丰富,专题特色突出,是一批珍贵的古籍资源。一册一物之间,乐嗣炳的家国大爱跃然纸上。

省民族博物馆库房内,乐嗣炳捐赠的古书画作品。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省民族博物馆库房内,乐嗣炳捐赠的古书画作品。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一生好学心系国家

  复旦大学中文系退休老师吴中杰教授在他的纪实作品《海上学人》中,用这样一小段文字作为介绍乐嗣炳的开篇:“复旦真是藏龙卧虎之地,除了一些耀眼的明星以外,还隐藏着许多平时不露相的真人或异人。有时,你在校园里碰到一个很不起眼的老头,一打听,原来是江湖上有名号的人物,拂去历史的尘埃,就会发现,在他身上还联系着一段文化史或政治史。乐嗣炳先生就是复旦园里这样一位不起眼的老头。”

  这段简单的文字很贴切地道出了乐嗣炳一生的基调。1901年,乐嗣炳出生在浙江镇海县(宁波镇海、北仑两区旧称),由于家境贫寒,他总共只读过5年书,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家庭的贫困迫使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在外地谋生。还是少年时,他就独自在河南打工。1919年,18岁的他正式走上讲台,在上海成为一名工读学校的教员,教国文,并从事蜡烛、肥皂、牙粉、墨水等手工艺制造业。

  后来,经上海救国十人团总干事介绍,乐嗣炳进入了“注音字母传习所”,在这里,他通过阅读一批名家学术集论著,扎实地打下了语文学的基础,并引发了对语文改革的兴趣,从此投身于语文改革运动。

  白话文运动在“五四”时期达到新高潮,乐嗣炳和一众友人著书办刊,宣传国语教学,推广注音字母,没过几年,他就跻身于语文改革专家之列。在他看来,这样的语文改革是社会改革的一部分,因此,他也参加了许多爱国运动。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好学,一步步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更成为中国现代汉语使用和推广的先驱和民俗学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