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5月8日电题:从“卖木材”到“卖空气”——海南天然林保护20周年扫描

  新华社记者侯雪静、罗江

  走进海南霸王岭热带森林,随处可见潺潺流水,一派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量木材的“生态优等生”也曾生态失调、水土流失,如今遭受破坏的森林已逐步恢复热带天然林的原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海南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经验。

  海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20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宝贵借鉴。

  从“伐木工”到“护林员”:有效保护天然林资源

  “以前砍树,现在护林,这片林子管护了二十年,每天巡山十几公里,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王进雄是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东一管理站护林员,工作了三十多年的他是天保工程的一个缩影。

  从“伐木工”到“护林员”,角色的变化让王进雄心态也产生了变化,“现在看到毁林行为会觉得心疼。”两年前他刚把妻子也劝来和他一起当护林员,夫妻俩把林子当做自己的孩子。

  霸王岭热带森林群落类型齐全,保存完好,曾经面临灭绝的热带珍稀物种——海南长臂猿,目前仅分布在霸王岭。“天保工程20年来动植物恢复较快,海南长臂猿从13只增加到现在的27只,森林覆盖率从80%左右增加到98.5%。”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东一管理站站长李永彪说。

  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肺脏”,是陆地上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急剧减少。海南作为我国面积最大、最典型的湿热带地区,非常适合林木生长,是我国林业发展最具优势的省份。为了保护、恢复和发展海南热带天然林,1998年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海南正式启动,4个林区、7个森工林场,共计面积688.5万亩,被纳入了全国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范围。目前海南恢复并发展的989万亩热带雨林被国内外专家誉为热带生物“基因库”。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海南林地面积从591.16万亩增加到683.79万亩,森林覆盖率从87.38%增加到98.16%,森林蓄积量从4458万立方米增加到7090.4万立方米,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明显增强,几乎灭绝的物种逐步繁衍,种群数量日益增多。

  从“卖木材”到“卖空气”: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空气也能卖钱?曾经某知名电商平台售卖进口罐装空气被当作笑谈,如今这在海南成为了现实。“按照罐身上二维码可以追溯到产地是霸王岭,我们会在早上负氧离子高时采集装罐,将来还可以定制不同香型。”海南蓝天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威威举着手里的罐装空气向记者介绍。

  空气成为商品的背后是当地优质的生态环境。据海南省国家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主要森林旅游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均远超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空气清新标准。如今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以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2017年接待游客近8万人,景区门票收入225.7万元。

  天保工程的实施,让当地百姓享受到了生态红利。目前在海南天保工程区仅旅游年收入即可达1295万元。此外,林区水电年收入达1463万元,橡胶、松脂等林副产品年收入达869万元,花卉苗木年收入达316万元……海南省11个森工企业由原来的依靠砍伐木材收入为主,转变为以森林资源保护为主,依靠多种经营收入为辅的格局。

  如今的海南已经拥有全中国最优良的生态环境,国家统计局2017年12月首次发布的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显示,海南环境质量指数全国排名第一、公众满意程度全国排名第三、绿色发展指数全国排名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