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湿地资源简介

  大约一万年前,海南岛上的琼北火山群完成最近一次喷发后,渐渐安静下来,滚滚流淌的熔岩冷却变得坚硬。岛上最大的淡水河——南渡江,穿过火山熔岩台地间的沟壑,奔流入海。渗入玄武岩裂隙里、蕴藏在层层台地里的水,以涌泉、深潭、浅滩、河流、沼泽等方式滋润万物。

  大约900年前,南宋在南渡江入海口边设“海口浦”,海口因此得名。从此,一个依河傍海的城市开始留下历史的印记。“水城”海口的城市发展史直至今日都与湿地、水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大约400年前,琼州大地震发生,震中70多个村庄陆陷成海。此地位于今天海口东北海岸的东寨港,如今数万亩红树林守护着岸线,曲折迂回的潮水沟分布其间。这里是中国首个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红树林连片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海口湿地整体环境优良、湿地类型独特多样,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4个湿地类11个湿地型,共计2.9万公顷,湿地率为12.7%。

  为了突出海口湿地的独特性,专家将海口湿地归纳为4大板块:羊山火山熔岩湿地、热带北缘红树林湿地、北向滨海湿地、城市内河(湖)修复湿地。前两个板块“天赋异禀”,重在保护;后两个板块也颇具特色,重在修复。

  海口目前已将全市近3万公顷湿地纳入保护范围,2个国家湿地公园、5个省级湿地公园、45个湿地保护小区和羊山湿地多用途管理区正加快规划建设。

海口新旧沟湿地河道蜿蜒、水草丰美。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海口新旧沟湿地河道蜿蜒、水草丰美。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