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收藏欲罢不能

  海南首届贝展的策展人万哥是东北人,来海南旅游的时候被一枚鹦鹉螺贝壳震撼得不行,从此掉入贝壳的“坑”,辞掉家乡收入颇丰的工作,举家南迁,以“鹦鹉螺”为网名,在海南与贝壳日夜厮混,20多年仍乐此不疲。但有趣的是,海南作为一个岛屿型省份,四面环海,贝壳不仅仅在海滩,更是餐桌上的常客,却偏偏没有多少人热爱贝壳收藏。

  万哥说,许多国家都有历史悠久的贝友圈,尤其是美国的COA(Conchologists of America美国贝壳学家协会)运作得更为成熟,几乎每个月在不同的州都有展览和聚会。中国的贝类收藏爱好者估计有5000人左右的规模,颇有影响力的独立贝壳学家何径的微博粉丝数量已经达到450万,相比之下,海洋大省海南的贝类收藏家人数就非常少了,活跃的玩家不超过30人。

  今年8月,“贝壳城会玩团队”在北京举办了国际贝展,万哥和何径说起想在海南也举办一个贝展。何径作为公众号《冈瓦纳贝壳》的运作者、《一席》的讲者,一直致力于贝壳文化的传播,他认为中国应该像美国那样,每个月都有贝展。被专家鼓励了的万哥回到海南就开始筹备海口国际贝展,没有一分钱预算,靠“刷脸”找到场地、解决宣传和印刷。海口首届贝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但有大量标本,还有各种艺术衍生品:邮票、画作、艺术品、工艺品。向公众充分展现了贝壳文化的方方面面。两天时间里,参观者络绎不绝,让五湖四海前来的展商们感受到海南人对于贝壳的热情。万哥和何径都认为这次贝展的效果远超预期,也对未来的海南贝展充满信心。

澳大利亚海胆。 李悠然 摄澳大利亚海胆。 李悠然 摄

  不少来自外省的贝友专程来到海口观展,广东的居多,还有北京、广西的,光是酒店就订了将近30个房间。何径说贝展就是一个聚会,美国COA展的时候,有人家就在附近,却也要住在会场,目的就是为了贝友间的交流。在此次海口贝展上,何径观察到一位从南京专程而来的贝友,选了一套便宜但非常漂亮的贝壳,一个一个摆在手上,真正的“爱不释手”。还有位漂亮的女士专门穿了一条贝壳图案的裙子,搭配了精致的宝螺耳环。何径说这是随着贝壳文化的普及,国内的爱好者慢慢地把贝壳纳入了自己的生活,贝壳是生活元素、生活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于纯粹的标本收藏。

  孩子们也是贝展的亮点,他们流连忘返,眼里亮晶晶地闪着好奇的光,何径说看到这些孩子就是最开心的事情,他们是贝壳文化的希望之光。

产地在菲律宾的鸡心蛤。 李悠然 摄产地在菲律宾的鸡心蛤。 李悠然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