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29岁的冯平,为革命生,为革命死,他是故乡人民心中一座永不消失的英雄丰碑!9月19日上午,“服务自贸港,文化兴文昌”海南文昌融媒体行采访团来到红色旅游景点冯平故居,感受这位英烈带给我们坚强力量和不屈的精神。

  “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杀了一个冯平,还有千万个冯平!革命是杀不绝的,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这是1928年,琼崖工农红军总司令兼总指挥冯平牺牲前的遗言。90多年过去了,他慷慨就义的画面犹在眼前,壮烈的话语犹在回响。

  冯平故居坐落于文昌市南部的东路镇美德村,如今这里遍布高大茂密的龙眼树、母生树,绿荫遮蔽着的院墙里,冯平塑像目光坚毅。1899年,冯平出生于这里,他原名冯夙藩,表字茂南,参加革命后改名冯平。

  文昌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冯平也出生于一户华侨之家。父亲名叫冯思余,有3个儿子,兄冯葵南,弟冯夙芳,他排行第二。冯平后来读书,也得到华侨的资助。1924年,中共中央选送冯平去苏联留学。在莫斯科留学时,冯平和聂荣臻、杨善集是同班同学。回国后,在艰难困苦的战斗岁月里,冯平和红军战士同甘共苦。他同战士一道日夜行军,吃一样的饭菜,还把战马让给伤病员骑。在红军向西路行军的路上,他看到两名战士扛一支笨重的自制土枪走路艰辛,便上前接过枪,扛着走了20多公里,毫无倦色。

  1928年3月,广东国民党当局急调第十一军第十师入琼,兵分三路对琼崖苏区和红军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其中一路向澄迈扑来,冯平被迫率部转移。由于叛徒出卖,5月9日,冯平在屯昌县西昌镇仁教岭因弹尽负伤被捕。“你如改变信仰,可以到省里当官。”国民党军师长蔡廷锴劝降。“要我不信共产主义,比太阳从西边上来还难。”冯平回答。1928年7月4日,冯平英勇就义,年仅29岁。

  记者了解到,这不仅让正处于革命低潮中的琼崖革命受到重挫,同时也让冯氏家族陷入无尽的伤痛中,但革命的事业并未停止,冯家人前仆后继。

  这一年,冯平的大哥冯葵南也因叛徒出卖在海南牺牲,冯平的妻子郭兰英、嫂子陈冯祥也相继被敌人杀害。他唯一的儿子冯裕澄,此后随祖母在泰国乡间辗转逃难。

  1939年,日本侵占海南岛,冯裕澄随琼崖独立队队长冯白驹转战琼岛,不幸于1944年3月12日中弹牺牲,时年23岁。斯人已去,冯平的旧房长期无人居住,但当地村民每天会将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冯平旧居讲解员邢力文介绍,1983年,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赞助下,冯平故居按原貌修复。1990年扩建成冯平同志纪念馆,馆内由冯平铜像、陈列室、纪念亭、故居和迎宾轩等组成,冯平铜像基座正面镌刻着聂荣臻元帅题写的“冯平同志”。1997年4月,冯平同志纪念馆及故居被海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常有各地游客、市民来到文昌市东路镇美德村冯平同志纪念馆和故居,重温历史,了解英烈的光辉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