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凌晨,在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金波乡和青松乡交界区域的东崩岭,小雨还是下个不停。海南长臂猿调查队队员刘辉勤并不是第一次在雨天开展长臂猿监测。到了出发的时间,刘辉勤和其他3名队员检查完设备,开始了当天的“寻猿”之旅。
现存的海南黑冠长臂猿栖息地位于霸王岭地区,主要活动区域为海拔800米~1200米的热带原始雨林。降雨对山上的住点环境和行路难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雨天,山里原本就有限的可见度变得更低,刘辉勤一行四人摸索着翻山越岭,踩着泥泞不堪的道路来到监测点。让人有些失望的是,队员们并没有监听到猿鸣声。
“从目前各小组反映的情况来看,部分猿群雨天几乎没有鸣叫。”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马子驭博士向海南日报记者介绍。作为全程参与长臂猿监测活动的组员,他对此有着自己的一些猜想:“一个是对温度的适应性。因为雨天更冷,所以长臂猿选择到山林深处更茂密的树木栖息,甚至长臂猿也可能具备躲避台风的能力,雨天、台风天,它们的夜栖地可能在山谷深处,这样即使发出鸣叫也难以监测到。”
在马子驭看来,部分猿群在雨天集体“失声”也可能存在另外的原因,“长臂猿早上的鸣叫一般分析认为是家族成员的召唤,雨天树冠湿滑,长臂猿抓树枝可能也会更困难,也就就减少了家族的聚合和集体觅食活动。”
雨天监测,对海南长臂猿保护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区别就是其最大的意义。”来自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周江教授认为,雨季和旱季的监测数据同等重要,“以往幼猿出生的月份多处于11月至次年5月之间,旱季时间较多。所以现在风雨天气和雨季对于E群这只新的幼猿的影响,值得我们监测和分析。”
“台风天的树木倒塌后是否会影响长臂猿觅食的路径和时间长度?其活动路线和活动范围是否会发生改变?鸣叫次数的锐减又出于何种原因?探寻解答这些疑问,对促进长臂猿行为学和行为生态学研究数据的收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周江说。
“‘0’也是一种数据。”周江曾告诉自己的学生,在风雨天几乎监测不到长臂猿的鸣叫也是调查当中非常重要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大调查活动的第五天,东崩岭雨过天晴,已经连续两天没有监测到长臂猿鸣叫的队员们,听到了海南长臂猿E群发出的长达20多分钟的鸣叫,声音比往常的更为高亢洪亮。
这是自11月12日开启调查以来,调查小组听到E群鸣叫最清楚的一次,这也是在场所有人心中最美的雨林声音。马子驭笑着说:“我们在雨中待了好几天,心情很沉闷,想必长臂猿家族也是,天终于放晴了,更想大声唱一段,把前几天没有唱的‘合唱’补回来。”
当然,长臂猿在雨天结束后异于平日的鸣叫现象,其规律和背后的原因还有待研究,同部分猿群雨天“失声”现象一样,需要更长时间的监测和更丰富的数据作为支撑。
(海南日报霸王岭11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