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深处,海南长臂猿B群的8只成员在山间拽拉一粒粒高山榕果子吃,这吃相正酣的一幕幕又被屏息蹲守在10多米开外的监测队队员黄卢标“逮”个正着。

  “是它!这小家伙最近又长个了!”黄卢标认得,那只毛色黑亮的幼猿,就是一年前刚刚被“认证”的B群新成员!突然,这只幼猿快速起跳扑向一旁的母猿。母猿顺势将它搂在怀里,并在树冠间攀援远去。同样也是在霸王岭,最近一年来,另一监测队员王进强所在的团队也监测到,在长臂猿D群里,另一只幼猿攀援觅食的身手越来越敏捷。

  大约40年前,海南长臂猿仅存2群不足10只,仅分布于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深处,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其濒危程度为“极危”。

  近年来,海南长臂猿种群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尤其是自2018年启动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我省通过加速生态自然恢复、人工辅助修复、猿食植物补植等措施加快生态廊道建设,接连传来捷报:

三月二十三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满树繁花。 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三月二十三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满树繁花。 

  2020年,长臂猿E群增加一只新生猿;

  2021年3月,长臂猿B群、D群分别增加一只新生猿,分别为7月龄和6月龄。

  至此,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增至5群35只,这一数字创近40年新高!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我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在起步晚、时间紧、任务重等重重困难下,统筹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堪称万千头绪,该从哪里“破题”推进?

  “自启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海南在长臂猿保护、生态搬迁、‘两山’转化路径、GEP核算等方面,也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黄金城介绍,在一轮轮“破题”与“大考”中,这项工作也交出了一份份“亮丽答卷”——

  高效整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试点区原有20个自然保护地,并创新推出国家公园综合执法派驻双重管理机制;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相继颁发,国家公园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并制定实施国家公园社区发展、调查评估、巡护管护等10多项制度、办法和规范;

  在建立科研监测体系方面,海南已初步构建起覆盖国家公园的“森林动态监测大样地+卫星样地+随机样地+公里网格样地”四位一体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

  在推进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生态搬迁方面,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高峰村率先完成整村生态搬迁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路径,东方、保亭、五指山等市县也将于今年内完成生态搬迁任务;

  ……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9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2019年度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正式发布;经科学测算,海南热带雨林估值为2045亿元;这也意味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也成为了中国首个发布GEP核算成果的国家公园。

  “下一步,海南将优化整合尖峰岭、霸王岭等20个自然保护地,把它们之间的生态廊道连接起来,为海南长臂猿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繁衍提供更加完整的生存空间。”黄金城介绍。

  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北宋文学家苏轼诗篇里“柏家渡西日欲落,青山上下猿鸟乐”的和谐画面,将更多地重现在海南热带雨林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