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南省社科联(社科院)普及咨询部 讲坛办主任助理 韩磊

  2022年8月25日,网络热度很高的河南汝州“直播抓鱼”进入第三天,起因是河南平顶山汝州市为抓湖中“怪鱼”,几乎将湖水抽干,此事引起了数众多网友在线围观,媒体平台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和直播,但有网友质疑,这么大的阵仗浪费公共资源只是为抓一条鱼是否值得。

  此举引发对外来入侵物种关注的宣传教育价值远大于抓鱼事件本身

  据相关媒体此前报道,河南平顶山汝州市中央公园出现“水怪”,因为当地市民此前没见过,加之它体型大,神出鬼没,引起人们的好奇。7月15日,园方已经组织了捕捞,但因水域面积大,水下情况复杂,捕捞无果。当地市民此前拍摄的视频显示,“怪鱼”体型较大,尖嘴长牙,身体有花纹。对于“怪鱼”,多位专家以及汝州市政府工作人员确认系鳄雀鳝。虽然抽干湖水会对原有小环境生态造成短期影响,大量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也引发了网友对浪费公共资源的担忧,但是此举引发了公众对“外来物种入侵”和“无序放生”问题的关注。事件本身的宣传教育意义已远大于其现实价值。

  媒体关注焦点应延伸到事件外的外来物种入侵”和“无序放生”问题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传入定殖并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指的是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我国境内比较有名的外来的动物包括被作为渔业养殖和作为家养宠物的鳄龟、小龙虾、罗非鱼、福寿螺、巴西龟、清道夫鱼、鳄雀鳝等,外来的植物油加拿大一枝黄花、水葫芦、落葵薯、黄顶菊、土荆芥、三裂叶豚草、假高粱、薇甘菊等。外来物种入侵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人工饲养或者种植后随意丢弃、放生,进入自然领域后,一些无法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物种会逐渐死亡,而一些适应能力强的因为没有天敌,放入进入繁殖的乐园,快速生长,抢夺原生物种的营养,甚至以原生物种为食物快速繁殖,其抢占当地物种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导致当地物种种群数量减少,种群退化,甚至被灭绝。还有一些外来物种会破坏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破坏土壤的营养成分和水分含量,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

  我国是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国家之一,外来入侵物种达660多种。在我国,随意放生外来入侵物种或被追究刑责。2021年刑法修正案(十一)与生物安全法衔接,增加了: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之一,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也就是说,在我国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可能构成犯罪。针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农业农村部联合自然资源部、海关总署和生态环境部也颁布了《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这几年日趋严峻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办法》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引进、释放和丢弃外来物种。

  随着我国对外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的日益频繁,也为外来物种提供了多样化、隐蔽化的入侵途径。

  饲养“异宠”的不良风气增加了“外来物种入侵”风险

  据有关媒体报道,这几年在互联网短视频的带动下,羊驼、蜜袋鼯、浣熊、貂、鳄龟、鲨鱼、黑鱼、“食人鱼”、蛇、蜥蜴、昆虫等另类“萌宠”和“凶兽”悉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少主人在社交平台上踊跃晒照,炫晒自己的“独特动物”,却也有人在饲养后因难以“伺候”而后悔不已,又不忍“杀生”只能无奈弃养到城市公园或郊外。而遭到弃养的异宠到了野外可能会给他人带来危险,更有的可能因为是外来物种而威胁到本地的生态平衡。

  无序放生行为可能带来生态环境隐患

  自古至今,都有不少善男信女开展“放生”活动,在不少人的眼中,“放生”是功德与善举,不仅可以给予动物生路,自己与家人也会有“福报”。但放生不属于本土原生态的动物,其因为不能适应自然环境或失去野外生存能力,到达野外后根本无法生存从而把“放生”变成了“杀生”,更给生态平衡带来了隐患。

  目前我国预防和处置外来物种入侵所采取的措施

  对于还未进入国内的物种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加强源头预防:1、规范引种管理,对于需要从境外引进的种子需要经过进口审批和检疫审批。2、强化口岸防控,对非法引进、寄递、走私外来物种的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并对外来物种依法进行处置。3、加强境内检疫,防止外来物种扩散传播。

  对于已经进入侵入我国的外来物种,一是开展调查监测,每10年开展一次全国普查。二要发布预警预报,分析外来物种发生、扩散趋势,及时发布预警预报,并指导防控。三要规范信息发布,由农业农村部有关部门同意发布全国外来入侵物种的总体情况。

  “疏”“堵”结合,呼吁建立外来物种人道回收机制

  考虑到人道主义因素,对于抓捕的外来物种动物或者收容的弃养动物,各城市应建立独立封闭、安全可控的动物(外来物种)放生园,引导市民有序放生,避免饲主与家养动物因为感情问题不愿意交给相关部门灭杀的问题,形成放生、弃养疏通机制。放生园也可以作为青少年及市民的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教育、宣传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让公众参观学到生态科普和环境保护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