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镇留客村蔡家宅。博鳌镇留客村蔡家宅。

博鳌镇留客村卢家宅。博鳌镇留客村卢家宅。

博鳌镇留客村古渡口。博鳌镇留客村古渡口。

博鳌镇沙美村的旧式民居。博鳌镇沙美村的旧式民居。

  如果说小镇也有气质,那么博鳌最显著的气质无疑是开放。博鳌东临大海,位于三条江河的入海口,自古就是海南岛东部的交通要冲。数百年前,在下南洋的时代浪潮中,许多博鳌人背起行囊告别故土,踏上了充满未知的下南洋之路。他们克勤克俭、艰苦创业,往来于东南亚和海南之间,发达后在家乡建房,或回家乡居住,把侨文化带了回来。

  走进博鳌那些因侨闻名的古村落,在一座座老宅院里打捞旧时光,望着曾经人来人往的古渡口,我们仿佛能感受到琼侨的苦与乐,也能触摸到海南人敢闯敢试、坚韧不拔、开放包容的精神底色。

  古村:水陆要冲处 琼侨远航地

  从琼海市嘉积镇驱车向东南方向出发,约半小时后,便到了博鳌镇著名的侨乡留客村,一个有着超过400年历史的古村。

  留客村现为行政村莫村的一个自然村,距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仅4公里,古时属乐会县管辖。该村位于万泉河下游南岸,与乐城岛隔河相望,位于琼东第一大河万泉河与琼东驿道的交汇点。据《博鳌镇志》记载,元大德四年(1300年)乐会县治迁至乐城岛,旅人、商贾从莫村余氏码头去乐会县城,必经此地。有时碰到河里涨水,无法摆渡,旅人、商贾留此过夜,留客村因而得名。

  留客村位于水陆要冲,明清至民国时期许多人正是从这里乘船出发,漂洋过海去南洋谋生。时至今日,该村有119户400多人,但在外的华侨却有1000人左右,是全村人口的两倍以上。

  海南日报记者沿着村中的沥青路往前走,抵达第一个岔路口时,看见一条由旧青砖铺成的道路。“这就是村里的古驿道,有近700年历史呢!”在此等候的导游黄璟桐说。

  黄璟桐说的古驿道,为历史上琼东地区唯一的官道,长约1公里。明正德《琼台志》记载,明朝初年,朝廷在乐会县城设万全驿站,在如今的北岸村一带设温泉驿站。留客村的这条古驿道正是两个驿站的连接线。在漫长的岁月里,这条古驿道曾损毁严重,如今经过修整,它又恢复了些许古韵。

  在古驿道不远处,有几口水塘,当地人称之为“文翰塘”。旅游公司安排人在塘中栽种了金、黄、紫等颜色的睡莲及彩色水稻。这样的规划设计亦有缘由。清宣统《乐会县志》记载:“文翰塘,在留客村西,周围二里许,深三尺,每遇旱灌溉不时。嘉道间种稻,蝇虫多害之,更种莲,其子异常芬芳。”

  黄璟桐介绍,留客村119户人家中,有蔡、莫、余、卢等11个姓氏,历史上他们有着不同的祖籍、不同的风俗、不同的口音,这也是留客村曾留下八方客在此定居的佐证。

  站在文翰塘一带向四周望去,一侧是稻田和两边长满花草的村道;另一侧是游人如织的古渡口、青砖黛瓦样式的民居、以东南亚国家名字命名的一个个餐饮隔间……经过10年的保护性开发,留客村已由一个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的后进村,变成一个蒸蒸日上的小康村。它留住了客商、留住了游客,也留住了返乡游子。

  距留客村五六公里的南强村,也在发生类似的变化。该村有不少南洋风格的建筑,村庄外围分布着花海景观。村口处一栋两层的南洋风格老宅,已被改造成南强客厅,一楼的供台上摆放着一些收集自本村的南洋旧物,比如该村第一座从马来西亚带回来的木质钟,两个从新加坡带回来的绘有人物画的瓷瓶,供台则是用华侨从印尼带回来的木头精心打造的。

  南强村村民张太珍说,村中几乎家家有华侨,所以很多房屋是南洋风格的。“我公公就是华侨,当年还往家里带过缝纫机等时兴物件。”

  古宅:一座蔡家宅,半部近代史

  若论博鳌的古建筑,最有名的是位于留客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家宅。

  蔡家宅背靠蔡家岭,面朝万泉河,是一座宽敞的二层三庭四合西式建筑,有两进厅堂、两个天井,共开大小门户80个、大小窗户104扇、大小房舍50间。这座宅院由留客村的印尼华侨富商蔡家森,携兄弟蔡家炳、蔡家锦、蔡家鸿建造,占地75亩,从1924年开始筹备,至1934年建成,历时10年。

  相较于以砖的宽面砌墙的其他旧民居,蔡家宅以砖的窄面砌墙,墙体和屋顶的瓦砾严丝合缝,十分牢固。1973年,百年罕见的超强台风袭琼,该宅基本上未受损。“这座宅院使用的钢筋、水泥、木材等是从东南亚运回来的,因此比一般的民居要牢固。”蔡家宅第五代传人蔡仁汉说。

  除了牢固,精致、华美也是蔡家宅的重要特点。走进第一个天井,只见四周的窗户边上、屋檐处涂抹有红、黄、蓝三原色,同时装饰着幽绿的宝瓶或花形砖,墙楣处绘有祥云、牡丹等图案,屋内地面还铺了花色方砖。上下大屋的前檐上既有中国古钱币和古代宫灯雕塑,又有西式的立体花盘和古罗马人头像雕塑。二楼还设有哨岗和圆形瞭望口,一处窄梯按照荷兰迷你楼梯的样式建造,恰好能容一人通过,易守难攻。

  琼海作家王锡钧在《蔡家森与留客村蔡家豪宅》一文中提到,当年建宅时,因工程量巨大,蔡家森把本地有名的龙塘港的砖灶全部包下来为蔡家生产砖瓦,雇请的建筑工人多达100余人。

  1934年,53岁的蔡家森携三兄弟及全体家眷入住蔡家宅,并为大儿子蔡修友举办盛大婚礼。这场婚礼办了3天,轰动琼东北。

  展厅里一顶象征侨领身份的“甲必丹”帽,反映出蔡家森当年的社会地位。蔡家森生于1881年,在四兄弟中排行老大,15岁时他从村口的码头出发,乘船去印尼谋生,从在小吃店打工开始,一步步成为印尼有名望的富商,被荷兰王室封为“甲必丹”(荷兰语音译,意为首领)。

  不过回乡建成这座宅院后,蔡家森仅在里面住了3个月,就因局势动荡再次返回印尼,一去不复返。此后近半个世纪里,这座宅院驻扎过琼崖工农红军、盘踞过侵华日军、充当过国民党军队指挥部,新中国成立后还曾被用作政府机关和乡粮所的办公场地,因而有人说:“一座海南蔡家宅,半部中国近代史”。

  除了蔡家宅,留客村的卢家宅也颇具特色。这是一座砖瓦结构的四合院两层建筑,由该村印尼华侨卢修焕、卢修泽兄弟于1933年建成,2009年被列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卢家宅的窗户和围栏上有绿宝瓶等装饰物,屋内地面铺有方砖,具有鲜明的南洋建筑风格。

  尽管只比蔡家宅早建成一年,卢家宅整体看起来有些破败,一些窗户、墙面出现破损。卢家宅第五代传人卢海珍在这座老宅里住了50多年,对于祖先下南洋的事迹,不甚了解,但他对这座宅子很有感情。“先辈们很了不起,我们要保护好这座宅院。”卢海珍说。

  南强村有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三进式百年古宅,建宅用的地砖是华侨从南洋运回来的彩色瓷砖。室内挂着一块刻着“颐养天和”四个大字的牌匾,据说这是民国时期广东省民政厅厅长为村里的寿星莫同盛题的,其中的故事有待考证。青砖外墙,室内的太师椅、上锁的木箱、清式木架床,这一切似乎都在静静讲述一个悄然远去的琼侨故事。

  古渡口:由此去番,寄居南洋

  从蔡家宅正门走出约百米,就到了万泉河边的留客渡口,这里是当年蔡家森下南洋的起点。

  留客村一共有3个古渡口,其他两个是余氏码头、锡江码头,留客渡口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蔡家森荣归故里后,曾出资修建留客渡口。

  余氏码头由留客村的余氏家族于1939年出资修建,而锡江码头原本是一个古渡口,1936年由政府安排重修,经费主要来自留客村在印尼锡江的华侨们。当地人为了颂扬这些捐资的华侨,将该渡口称为“锡江码头”。

  据清康熙《乐会县志》记载,乐会县治(今乐城岛上)南、留客村北的万泉河上商业繁荣,舟船穿梭,犹如水上流动的“木牛流马”,史称“流马河”。元明清三代数百年间,此处一直设有官渡流马渡。留客村的留客渡口、锡江码头,乐城岛的南门码头、上东坡码头都是流马渡的组成部分。

  当年博鳌一带的下南洋者大多在留客渡口登上帆船,顺着万泉河一路向东驶去,至万泉河与龙滚河、九曲江交汇处,从博鳌港汇入大海,去往东南亚。

  早期下南洋的海南人大多乘帆船出海,如果半路遇到台风、暴风雨等恶劣天气,风险较大。著名文史学家韩山元在《琼州人南来沧桑史》一书中说:“这类帆船横过七洲洋,若不幸遇到狂风巨浪,整只船便沉没海中。”

  根据蔡家森生前口述,当年和他一起上船下南洋的有18人,由于帆船不牢固,海上风浪又大,途中不时有人丧命。最终船抵达印尼时,18人仅剩3人,蔡家森便是其中之一。

  沿着留客渡口的一级级仿古青石阶梯往下走,只见水面上摆放着几辆自行车、多艘皮划艇,有游客正躺在冲浪板上休闲放松。春日傍晚,夕阳洒在万泉河上,在柔和光线的映衬下,两岸青翠的树木显得格外好看。如今,古渡口已成为一个旅游打卡点,但先辈们闯南洋的故事仍在流传。

  留客渡口两侧建有木栈道,用的建材为废弃铁路的枕木,仔细观察,一些栈道木板上的小黑点实为残留的沥青。“枕木蕴含交通之意,我们用铁路的枕木建木栈道,一方面是为了仿古,另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冒着生命危险远赴南洋求生创业的琼侨。”黄璟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