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婧姝 

  特约记者 符文倩

  “小朋友,你们看这片树叶长得像什么?”在一次户外课堂上,张焱指着手中的落叶发问。

  “像趴着的大虫子。”3岁的林依诺天真地看着张焱,说出了她思考的答案。

  张焱是幼儿班的带班老师,加上1名保育员,4个学生,总共6人。这个“迷你”幼儿班就是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中心幼儿园黎花里幼儿班,课堂就设置在洪水村村委会活动室。

  “迷你”幼儿班因何而来?

  王下乡地处霸王岭深处,山路崎岖,原本全乡仅有一所王下乡中心幼儿园,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三派村。受地理条件限制,各村庄分散,距离三派村至少需要半个小时车程,如遇到暴雨或台风天气,出行更为困难。

  “路途遥远,家长接送不便,村里没开幼儿园之前,小孩大都满6岁直接到三派村的王下乡中心学校上一年级。”张焱说,还有些家长在县城务工,便把小孩带到县城上学。

  为推动学前教育下沉农村,释放农村劳动力,昌江下决心解决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痛点”。

  今年9月,昌江县教育局牵头,在王下乡政府、县慈善总会、黎花里洪水(昌江)农旅产业发展合伙企业配合下,王下乡中心幼儿园黎花里幼儿班最终在洪水村正式开班,并临时启用洪水村委会会议室作为活动室,招收适龄儿童入学。

  此外,作为帮扶单位,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还协调海师大选派学前教育系学生到幼儿班支教实习。

  活动室虽小,但教学器具一应俱全。张焱握着学生的手,依着树叶的边缘,用彩笔依次画出了脚和尾巴,再粘上两根草当作触角,手工作业完成。

  “哇,大虫子有了完整的身体。”林依诺拍手鼓掌。

  学生不多,但每个学生都是张焱眼中的小宝贝。“上午我们做一些手工作业,希望让他们多感知一下大自然的奇特,下午会做一些体育活动。”张焱说,孩子们点点滴滴的变化她都看在眼里,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就是她最开心的事。

  “孩子们喜欢听我读绘本,喜欢玩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对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真正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后,她每次去县城都会带回一些新潮的玩具,满足孩子们的期待。

  这个学期下来,孩子们最大的变化在于更自信、更有礼貌。“刚开始我来的时候,孩子们见到陌生人非常害怕,不敢开口说话,现在都主动跟我问好。”张焱说。

  “目前我们是效仿其他市县‘一村一园’的做法在洪水村进行试点,后续也将选点建设办学场地。”昌江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老师辛苦了,再见。”下午4时50分,幼儿班的放学时间到了。孩子们纷纷走出活动室,林诺依朝着张焱挥了挥手。(本报石碌11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