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昆仑集团有限公司中控室,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系统有序操控水泥生产。本报记者 陈元才 摄

  ■ 本报记者 高懿

  5月31日,在澄迈县海南昆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集团)的厂区内,一条“空中走廊”尤为显眼。

  昆仑集团生产经理符德智说,公司正通过不断进行D生产工艺优化和技术改造,推动“昆仑鼎”牌水泥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进口的原材料高标号水泥坐船来琼,通过“空中走廊”可无缝连接马村新兴港码头的公司专属泊位,运输、泊船、装卸、仓储一气呵成。从输送终端接上的原材料随即直接运入六个高约五十米的原料储存桶,经过与矿粉的科学配比后,产出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需求的水泥产品。

  “智造”水泥,还带来了“绿色”转型。

  工厂生产一线零员工,整个生产过程实现无人化、智能化控制……2020年,借力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昆仑集团寻求转型,淘汰落后产能生产线,新建年产600万吨的绿色配制水泥生产线,实现节能降耗95%的同时,朝着零员工、零碳排放、零废弃物排放工厂的目标迈进。

  行走在昆仑集团的生产区域,机器有条不紊平稳运行,操作人员只需在中央控制室里便能实现生产和安全环保预警的自动化操作,通过一个个操作界面、监控画面,即可全面掌握厂区的生产、设备、安全、环保等情况,真正做到一屏实现产业总览,一屏监测生产运行,保障从原料到产品生产,再到发货全过程实现“绿色”生产、“智慧”运行。

  “当产线上出现故障报警,工人再去现场处理即可,平时他们都‘躲’在车间控制室。”符德智透露,作为一家拥有两条产能最高可达600万吨产线的工厂,目前含管理、行政人员在内,仅有20人。

  其中就有拥有多年维修工作经验的机修工罗言英。

  “以往故障报警环节主要靠工人经验,如今用上人工智能技术,将我积累多年的经验数据化,既保证了产品质量,还实现了节能增效。”谈起自己工作上的变化,罗言英直呼再也不用大汗淋漓地守在水泥生产线上,“坐进中央控制室,拿起鼠标、操控键盘,就能实现”。

  得益于工厂的智能化改造,昆仑集团还成功入选海南省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优秀案例。

  “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创造性生产,促进新兴产业集群融合,澄迈致力于引领产业升级,聚焦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应用。”澄迈县工业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澄迈还将继续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行业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发展。

  (本报金江6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