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1 日,由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凤翔国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超世之才与坚韧之志----东坡意志和情怀”讲座,在陕西凤翔恒源酒店东湖厅圆满举行。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先生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东坡文化与人生智慧的思想盛宴。凤翔区人大主任鲁立出席讲座。
李公羽先生应邀到宝鸡市凤翔区出席“苏轼与关中文化学术论坛”期间,凤翔国学研究专委热情组织,高效筹备,100余位文化爱好者闻讯赶来,聆听讲座,共同领略东坡文化与人生智慧的魅力。
李公羽先生首先从廉政建设角度,引用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强调党风廉政的重要性;针对青年干部发展,提到 “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而不失故常”,鼓励青年不被外界干扰,坚守自我;对于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做到“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东坡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滋养,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例证。
李公羽先生介绍了年经的苏轼任职凤翔府,写作《思治论》的意义,并且将苏轼《思治论》中“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与现代治国理政理念相结合,详细阐释当代意义与社会价值,深刻论述巩固国家政权必须注重制度和程式建设。李公羽指出:苏轼在凤翔任职是人生职场首秀,他不仅有生动丰富的体恤民情、为民请命、法以便民的地方治理实践,而且有深刻的治国理政的理念与思维,其中蕴含的区域经济治理智慧,对当今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现代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类制度,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24 岁的苏轼出任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苏轼虽为低级官僚,但认真处理司法事务,关注民众疾苦。当时,政府伐木运木徭役给民众带来沉重负担,民怨沸腾。苏轼发现问题后上书,建议减轻民众负担,详细阐述 “衙前之役” 这一徭役制度的弊端。他为民众发声,并采取具体措施,在职权范围内,尽最大努力方便民生。
李公羽通过阐述这些史实,展示苏轼首任凤翔的政治抱负与爱民情怀,并且以嘉祐八年(1063)苏轼在凤翔所作《上韩魏公论场务书》为据,介绍朝廷为突然驾崩的仁宗皇帝紧急修建陵墓,急令凤翔府运送大量木材,“山陵事起,日费千金”,导致民怨沸腾,雪上加霜。苏轼直接上书宰相韩琦,细论凤翔“民之所最畏者,莫若衙前之役”,批评“朝廷自数十年以来,取之无术,用之无度,是以民日困,官日贫”,千方百计为百姓减轻额外负担,展现了苏轼在地方治理过程中的责任意识与治理能力。
李公羽先生还强调了东坡的人生态度对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尤其在海南的三年,面临政治打压、家境不幸、身体病痛、衣食艰难与学术查禁等多重压力,但他以强大的精神力量自我调适,将磨难转化为创作源泉,达到了思想文化与人格意志的成熟。他把万里贬谪过成诗与远方,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顽强、坚韧、有才、有趣的人生态度样板。我们都应学东坡先生,用乐观心态面对悲观境遇,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在竞争激烈、挑战重重的当代社会,东坡先生的人生经历为我们破解各种难题提供了积极答案。
此次讲座,李公羽先生通过丰富的史料、深刻的解读,让听众深入领略了东坡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东坡人生智慧对现代社会的积极价值。现场多位热心听众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李公羽热情解答。(胡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