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几十年来,海南农垦这块热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目前,垦区干部职工正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坚强有力的工作措施,齐心协力推进海南农垦改革发展,以优异成绩向祖国汇报。

  从年均亏损2000多万元到去年盈利5000多万元,靠什么?且看海垦商贸实业总公司如何以亏转盈。

  自我革新 蝶变重生

  坐拥海口多处优质地段,租赁业务却不同程度存在租金过低等问题;职工总数庞大,可团队却缺少骨干、专业人才;下属企业数量多,却大多管理制度僵化老化,严重制约发展……这是海垦商贸实业总公司成立初期的艰难现状。整合重组9家老企业遇到的多种问题,一度是摆在该公司发展道路上难以绕开的一座座“大山”。

  如今,该公司管理科学,队伍精干,企业经营发展势头呈现良好态势,不仅摘掉了长年亏损的帽子,2018年还实现净利润5619万元(包含资产处置收益),营业收入3451万元。

  一家由诸多老工商企业重组的公司如何从困难走向新生,如何从垦区亏损大户转型为海垦商贸物流产业集团旗下骨干企业?答案就在每一次“自我革新”、每一次“攻克难关”之中。

  勇于破解“老大难” 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历史包袱沉重,冗员多负债多,这是海垦商贸实业总公司党委书记李基2016年6月初到该公司履新时面临的最大难题。

  海垦商贸实业总公司历经三次重组整合:2010年,为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省农垦总局整合9家直属工商企业,组建成立海垦商贸置业集团;2016年,商贸置业集团并入海垦商贸物流产业集团成为其下属企业;2016年11月,商贸置业集团与三叶投资公司采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之后,为优化管理,海垦商贸物流产业集团决定将海垦商贸置业集团旗下的二级公司海垦商贸实业总公司升级为一级公司……

  随着整合重组的推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历史原因,重组整合的部分企业长期以来实行着不合理、不公平、不符合政策的“五险一金”缴交制度,人工成本等刚性支出成为海垦商贸实业总公司最大的“包袱”。从成立至2015年,累计亏损达1.69亿元,平均年亏损2600万元。

  老工商企业要想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五险一金”制度关系到集团全体职工的切身利益,改革谈何容易。谈到当时面临的困难,李基对“被数名职工堵在办公楼前不让出门去上级机关开会”讨要说法的场面记忆犹新。

  “是分步改?还是全面推进?”“改革会不会造成不稳定因素?”“如何回应好职工的合理诉求?”面对种种问题,公司领导班子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分别率队深入到下属企业实地了解职工的思想情况,倾听诉求意见。

  梳理政策、解疑释惑成为先手棋。

  从刚开始车不给开出办公楼,到职工群众主动欢迎调研组;从压根不听政策解释,到认真提出问题寻求解答……该公司经过5个月的努力,通过大量认真细致的前期工作,如认真开展人力资源与“五险一金”专项清查等服务,终于让职工从不理解转为了支持。公司研究拟定的《关于企业在册不在岗人员(内退养、下岗、托管单位人员)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和费率标准的议案》等四项议案提交职代会,获得了高票通过。

  “改革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发展好了,反过来也会更多地为职工谋福利。”李基说,“五险一金”制度改革后,企业每年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约336万元。今年起,公司计划筹集4200万元资金,若干年内全力以赴解决好长达18年的1035套职工(居民)历史遗留房屋产权证办理工作。

  敢于攻克重点难点  最大限度维护企业权益

  翻开海垦商贸实业总公司2018年的经营情况,三亚建港路损益确认的1.06亿元最为醒目。“这是公司去年实现盈利的重要组成,也是去年工作中最为艰巨的一项任务。”该公司总经理许卫江说。

  2017年,三亚市启动阳光海岸片区征收拆迁工作,该公司旗下三亚转运站建港路2号土地和房屋等资产列入征收拆迁范围,最开始计算的补偿款较为不合理。建港路2号紧邻三亚凤凰,被征收资产寸土寸金,该土地11.2亩,拥有3700平方米的宾馆等房产,堪称“黄金宝地”。公司班子认为,这样数额的赔偿与实际价值存在太大的差距。

  “我们多去争取一分,就能多为海南农垦国有资产维护一份权益!”李基介绍,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国有资产,公司派出专人常驻三亚,积极主动与三亚市政府相关部门对接协调,并认真梳理了自建省以来有关征收土地、拆迁补偿的多项条款,逐项研究分析,拿出法律依据,提出合理诉求。

  多次对接,5次追加补偿,最终确认拆迁补偿款总额为1.06亿元!回忆起协调对接的过程,主抓建港路损益确认工作的该公司总经理助理苏俊锋仍历历在目:“历史资料年代久远查找不易,相关手续环节纷繁复杂,取得的成果都是靠着大家对农垦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下来的。”

  努力和不努力,效果真的不一样。

  该公司旗下绿谷康都9号楼项目,在停工了3年之后,于2016年重新启动建设,并于当年年底开始销售。但由于该项目需与绿谷康都1-8号楼项目一并验收等种种原因,绿谷康都9号楼项目迟迟不能通过项目综合验收,从而无法实现财务确认营收。“2016年11月接手这个‘烫手山芋’后,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有30多个问题,很多人都认为我们无法完成这项工作。”该公司主抓项目开发建设的王春晖副总经理坦言。

  挨家挨户上门找住户签名,多次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面对困难,该公司逐一研究,逐一处理,大胆地采取了多种创造性的方法化解难题,最终通过了项目综合验收,并积极对接审计中介机构,最终将商品住宅销售收入5847万元全部确认为公司营收,比预期高出近3000万元,超额完成海垦商贸物流产业集团下达的年度营收任务。

  强于创新实干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海垦商贸实业总公司近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只有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及经营管理机制,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在该公司的资料柜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涉及人力资源、房产经营与处置、财务收支管控、项目投资开发等规章制度。许卫江告诉记者,公司整合之后,便立即根据下属企业的营业范围,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创新优化原有的规章制度,扎紧制度的笼子,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为企业提高办事效率、决策水平及发展保驾护航。

  租赁业务是该公司的重要经营工作之一。该公司企管部部长、资产运营中心主任余海鸥告诉记者,过去因为制度管理不严等原因,曾经造成了租赁价格过低、租期过长等不合理现象。

  “如今,针对租赁经营,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询价、洽谈流程,有专门的合同组对有关条款进行审核,并把租金收缴与个人业绩挂钩,确保了租赁业务规范开展,效益最大化。”余海鸥介绍,过去,租金收缴率和工作人员薪酬关联并不大。现在,每年年初就把收缴目标下达给每个经营组,任务分配到每个工作人员,年终根据完成数量的多少,给予相应的处罚或奖励。

  效果立竿见影!新的租赁收缴制度建立起来后,去年,该公司取得了物权资产租赁合同执行率、租金收缴率“两个100%”,当年平均增幅15.7%,增量达95万元的好成绩;近3年增幅达34%,增量达1165万元;每一块钱营业收入占比管理费用从2015年的141%下降到2018年的87.47%。

  除此之外,该公司还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及办公场所整合,实现了扁平化管理;打造“财务结算中心、项目管理中心、资产运营中心”三大专业化管理团队,形成了集中、高效的管理模式;持续深化财务核算平台改革,合法合规合理统筹策划税务,为企业效益实现最大化提供制度保障……制度改革涉及企业生存、投资发展及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让这家老企业活力尽显。

  为了充分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该公司还建立“薪酬动态、岗位动态、职务动态”的市场化薪酬体系,并且通过采用确定权重的方式,作为量化各部门和每位员工的月度及年度工作计划,营造了人人肩上有任务,人人完成工作的任务与薪酬挂钩的良好局面。

  4月1日前,综合管理部计划完成OA平台和绩效考核平台上线应用,企管部计划深入推进“僵尸企业”清理工作……每月伊始,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有一份任务清单,为努力实现每一个小目标和阶段性任务而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这几天,公司主要领导正带领着工作人员忙着谋划商铺招租工作,“压力大、责任大、动力更大。”记者了解到,今年,该公司已从经营管理、项目管理、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等3大方面提出了31项具体工作目标。目前,“全面抓好租赁业务”“继续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策划新项目,同时推进海垦·三叶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建设”等工作,已在稳步推进中。

  李基表示,2019年,公司将继续咬定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敢于攻克重点难点,把一张蓝图转变成路线图、项目表和施工图,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书写企业发展新篇章。(通讯员:余美君)    

  来源:海南农垦报